@民营企业家:遭遇互联网“黑嘴”有法可依,广东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清朗”正行动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7-25 14: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遏制网络不良之风,守护民营企业发展。

因应时代发展趋势,广东正助力提升企业大模型、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等备案效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而广东在净化网络空间、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举措与务实行动?

日前,广东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重拳打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大力整治“自媒体”充当网络“黑嘴”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促进省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为增强企业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建立重点企业直联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所需、政策所求,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其聚焦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开展分类精准指导,及时为企业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供全流程跟进服务。

在提高涉企侵权举报处置效能方面,广东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开设,及时受理损害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网络侵权举报,按照“专人负责、优先办理、全程跟踪、限时办结”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快速研处,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工作质效。广东将发挥网络辟谣联动机制作用,及时协调发布涉企辟谣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涉企侵权网上乱象,广东开展“粤·清朗 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规范涉企网络行为,重点打击歪曲解读企业公开内容、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以“舆论监督”名义索要利益等网络“黑嘴”按键伤企行为,集中整治编造涉企谣言、发布虚假测评抹黑企业、操纵“水军”账号攻击企业等典型问题。广东将加大涉企侵权网络执法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而现实中,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时常能看到关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各类不实、抹黑、丑化等信息。一些不良自媒体,或是采用惯用的“标题党”手法,或是拼凑旧消息假资讯断章取义,以此博取受众目光和网络流量,充斥“污名化”错误导向。这些网络有害信息和行为,都已超出于网络空间合法表达的范畴,严重侵害企业的合法权益,且极大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受害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澄清毫无根据的负面传播,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出台这一依法“亮剑”之举非常及时、震慑力十足。广东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将联动协同共治,不仅可以提高应对网络“有毒”信息的效率,更加能够增强整治的力度和持续性,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深切感受广东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企业依法网络维权能力,广东专门编制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加强网络侵权证据链构建和主流平台投诉指引。并且,加强多部门联合培训辅导,增强企业网络侵权信息防范和维权意识;加大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普法宣传力度,推进网络侵权举报宣传进企业,扩大涉企网络侵权举报政策知晓率、覆盖面。

着眼增强网信赋能企业发展实效,广东正推动涉企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指导企业规范有序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在网络安全“公益行”中,广东也加强网络安全技能培训和公益检测服务,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并优化涉互联网企业有关行政管理事项办理工作流程,支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遭遇网络“黑嘴”可这样举报】

1. 网页举报:登录广东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举报专区(网址:https://rp.gdjubao.cn/web/pc/#/submit?type=10 ),按指引提交举报信息。

2. 微信公众号举报:关注“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通过平台进行举报。

3. 电话咨询:拨打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咨询电话020—87100100,获取专业咨询与指导。

(广东省网信办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