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集团发布6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通讯员 傅文杰
07-24 21: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4日,深圳能源集团召开了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成立咨询委员会、发布创新成果、总结和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先进,进一步凝聚“向科技要动能”的强大合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视频形式发布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光储充放检城市景观一体化示范、全球首台1100吨焚烧炉装备、全球首台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国产燃机首台套关键部件示范应用、全球最大投运独立飞轮调频电站等6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英峰表示,自去年召开首次科技创新大会以来,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进入加速发展期,取得显著成果。一是顶层设计筑牢创新根基,发布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激励机制等纲领性文件,组建创新技术公司,成立新智慧能源公司,完成数智信息板块合并。二是研发投入实现量质齐升,2024年研发投入达5.68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48件,投入产出均创历史新高。三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多项突破,海水制氢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大模型、全球最大独立飞轮调频电站等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四是金融创新赋能科技攻坚,成功发行广东省首单10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创下同品种最低利率纪录,彰显资本市场对集团科技创新前景的坚定信心。

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壮大科技创新力量,集团邀请了业内一批专家、学者组建了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赵俊华教授带来《大模型智能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初探》报告分享。

【特报新闻+】

深圳能源集团重大科技成果

一、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2025年6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深圳能源集团联合华为云重磅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气象大模型的新能源功率预测平台。平台深度融合AI气象算法,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实现风电、光伏发电分钟级预测精度,经实际生产运营测试显示,该系统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风电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高10%,大大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经济效益,充分彰显了数字技术与能源业务融合的产业价值。

二、光储充放检城市景观一体化示范

作为深圳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深圳会展中心坐落于福田区CBD核心区域。深能会展中心“光储充放检”一体化示范项目是深圳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的重点示范工程,将会展中心打造成为建筑低碳改造及能源综合利用时代样板,为城市中心景观提升增添科技与能源相融合的点睛之笔。

19兆瓦总装机容量,打造大湾区最大单体屋面光伏项目。创新采用新型彩色光伏组件,以“大鹏展翅”与“芯片”造型,让光伏与建筑相融共生,构筑城市第六立面的绿色能源新地标,向世界彰显绿色低碳与科技创新的深圳精神。

项目计划部署充电装置约1200套,将成为全球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场站之一,采用600千瓦全液冷超充设备,融合应用虚拟电厂、V2G、无线充电、储能等创新技术与先进设施,将能源互联网作为链接未来的端口,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深圳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

三、全球首台1100吨焚烧炉装备

深圳能源集团自主研发超大型垃圾焚烧装备和智能燃烧控制技术,攻克超大型炉排分区控制难等行业瓶颈,成功投产世界首台1100吨级焚烧炉成套技术装备。

技术指标全球领先:单位时间垃圾处理能力全球最大;燃烧全程稳定可控;持续超负荷能力远超国际标准;发电效率较500吨装备提升27%。斩获多项科技奖项,入选市发改委重点推荐首台套技术装备目录。

依托项目武汉能源生态园是省、市重大项目,集约化程度国内最高,占地面积较同规模项目减少约40%。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在50多个垃圾发电工程成功应用,深圳标准走向全国,为城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提供核心支撑!

四、全球首台500KW电解海水制氢装置

深圳能源集团携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研发全球首台单机规模最大海水制氢装置,首创电解槽抗腐蚀高稳定性材料、模块化电解槽设计和余热回收利用等方案,攻克海水腐蚀性强、淡化成本高、电源波动大等行业瓶颈,实现纯水替代。电解海水制氢将广泛赋能海上风电、海岛绿氢、盐湖制氢等领域,开启绿色能源无限可能!

五、国产燃机首台套关键部件示范应用

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和材料领域,我国长期依赖进口。为推动国产化,深圳能源集团携手上海电气成立“小F级燃气轮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聚焦国产化应用、新型燃烧器及燃烧室部件研发与减排验证。

经过持续攻关,成功实施10 余项国产化替代,攻克新型低氮燃烧器、燃机金属瓦等关键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成功应用。机组能耗、效率、排放等核心指标全面超越纯进口机组。

如今,甘露、凤泉热电联产机组已成为国内小F级燃气轮机国产化程度最高的典范。

六、全球最大投运独立飞轮调频电站

山西作为全国能源改革试点省份,新能源装机占比超48%,面临调频能力不足问题。深圳能源集团以飞轮储能技术破局,在长治建成国内首个、全球最大电网侧独立飞轮储能调频电站:装机容量30兆瓦-6兆瓦时,配置120台真空磁悬浮飞轮,全天调频动作达2600次。

(照片由能源集团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通讯员 傅文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