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发起“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07-07 17: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7月8日是第13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记者了解到,平安产险牵头联合行业发起平安“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聚焦县域农村高风险路段治理,通过捐赠一批交通设施、升级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打造交通安全治理新范式,助推“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多地精准改造55个高风险路段,捐赠信号灯、爆闪灯、路口卫士、减速带、凸面广角镜等设施超800个。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并指出要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政策指引下,平安产险依托平安“三村工程”,积极发挥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深化践行“风险减量+公益”新模式,推进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落地,紧紧围绕农村道路交通风险减量主线,通过警保联动,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共治、交通安全防控、交通安全宣传等公益活动,助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平安产险依托历史理赔大数据,绘制交通事故风险热力图,并联合各地交警部门对高风险路段开展实地勘查,按照"一路一案"制定针对性交通设施改造方案,通过捐建一套红绿灯、一条减速带、一排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助力消除道路安全通行隐患,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

目前,该公司已在河南、四川、云南、山东、湖南、广东、江苏、新疆等地开展道路交通设施改造试点。

为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平安产险打造立体化交通安全宣传方式,深入乡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村寨”活动,通过摆放交通安全知识展板、观看警示片、发放交通全宣传物料等多样化方式,提高驾驶人员责任意识,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将交通安全理念传递至“最后一公里”,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