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蝴蝶”过境,绥江怀集段在短短4天内连遭3轮洪峰侵袭。6月18日7时05分,广东省水文局怀集水文站迎来历史最高洪峰。
水情就是命令!一个年轻的身影毅然扎进了洪流中心……他是陈昌语,1997年出生,肇庆水文测报中心的助理工程师,也是广东省水文局肇庆分局党员应急测报先锋队的一员。他与队员们逆行而上,用一组组精准数据,为怀集安全转移7万名群众抢占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时间回到6月17日,第三轮更凶猛的洪峰已在路上。刚刚结束南丰水文站支援任务的陈昌语,马不停蹄赶到大象水文站完成测流,旋即又调头冲向核心战场——怀集水文站。
当时,绥江洪水已漫过堤岸,怀集部分街道陷入一片汪洋。陈昌语从当地人口中获悉,从G55二广高速怀集西下高速或许还能通行。
然而,当他与同事阮毅绕行到怀集西出口时,通往水文站的道路,早已被洪水吞没。“水位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了我的腰。”归途受阻,陈昌语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套上雨衣和救生衣,与阮毅毅然踏入洪流,朝着怀集水文站的方向艰难跋涉。“脑子里真没空害怕,更没想过后退”,陈昌语事后回忆。他只有一个念头:再快一点!必须赶到岗位上去!
就在这艰难跋涉途中,一辆深陷洪流的黑色轿车吸引了陈昌语的视线。洪水已逼近车窗,车内隐约可见人影晃动——一家六口,包括两个三四岁的孩子,车主正从天窗探出身子,焦急地呼救。
陈昌语与同事在怀城大桥上开展夜间测流
浑浊的洪水淹没了车灯,近在咫尺都难以看清车内状况,远处的救援人员更加难以发现目标。“别急!我去帮你们叫救援!”陈昌语一边喊话,一边奔向高处的皮划艇向警员通报险情,眼见警员人手吃紧,他果断跳上冲锋舟帮忙救人,协助警员奋力向被困车辆划去。最终,惊魂未定的一家六口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来不及接受感谢,甚至没看清被救者的面容,陈昌语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中,继续奔向属于他的战场。
短短2公里,陈昌语与阮毅在浊浪中跋涉了一个多小时。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临江而建的怀集水文站,俨然已成洪涛围困的“孤岛”。
面对紧迫的测流任务,陈昌语与同事迅速转移至邻近的怀城大桥,在桥头花池处加装临时水尺,调试设备制定测验计划,一场与洪水抢时间的“数据保卫战”正式打响。
一片漆黑中怀城大桥上只有水文战士的手电筒灯光在摇曳
入夜,断电后的怀集县城漆黑一片,桥上唯有手电筒光束摇曳。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冒险走到大桥中央,在狂风骤雨中手动拖拽走航式ADCP进行测流。桥上测得的数据,立即与姚振峰在站房内利用自记井浮子水位计读取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校准。
“环境太暗,脚下洪水咆哮,稍不留神被绳索绊倒,后果不堪设想。”陈昌语深知凶险,“大象水文站挂铅鱼的铁塔都被洪水冲垮了!”洪水的狂暴远超预期,站内关键的1200K频率ADCP不堪重负,肇庆水文测报中心工程师魏林合冒雨驰援,送来了600K频率的ADCP设备并立即投入战斗。
从17日深夜到18日深夜,在断电断水断网断路的困境下,陈昌语和同事们依靠走航式ADCP精准完成15次关键测流,完整刻录下洪水暴涨的全过程。
18日7时05分,水位飙升至55.22米,全县通讯彻底中断。陈昌语与同事轮番值守,通过卫星电话每十分钟向肇庆水文分局水情值班室和怀集县防汛抢险指挥部报送实时水情,高强度人工报汛持续整整24小时,成功报送水位数据200余份,为防汛决策提供了不间断的关键支撑。
新婚仅三个月的陈昌语,妻子正是怀集人。洪水肆虐、通讯断绝的那段时间,是他最揪心的时刻:“联系不上妻子和岳父母,虽然早反复叮嘱过转移车辆、注意安全,可心还是悬着。”提及同在抗洪战线的父亲,他眼中透着理解与坚定:“他经历的风浪太多,习惯了这份职业的风险,反而不会过分担心我。”正是父亲的耳濡目染,让水文梦想的种子在他心中早早生根发芽。
大学选择水文相关专业,毕业后如愿考入肇庆水文测报中心,工作后不久,他就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的数据能立刻转化为保护生命的行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百姓安危都系于其上!当时群众围着问‘水位还会涨吗?什么时候退?’,我们镇定的回答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1997年出生的陈昌语,其实已是防汛战场上的“老兵”。在罗定江“23.9”特大洪水中,他就曾坚守下游官良水文站,泡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整天,圆满完成数据测量任务。哪里有洪水肆虐,哪里就有水文人的无畏逆行。正是无数个像陈昌语这样的“洪峰逆行者”,用无畏的坚守和精准的数据,在滔天洪水中筑起了守护生命的无形堤坝。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李璐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7
7.03的晚霞,两个方向,不同的颜色
00:20
很甜吧,吸了一朵又一朵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