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紧密结合辖区的实际,以“四级治理、精细管理、科技兴安、救早灭小”为抓手,贯彻落实“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求,全力推动辖区的安全隐患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防机制,不断打牢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各行业领域持续安全发展,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级治理”保障隐患消除
民治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治理,以推进“一岗双责”为核心,建立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为架构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构建了“网格员、社区、行业主管、街道”四级安全监管网络。社区网格巡查排查发现隐患的,现场责令当事方立即整改,当事人不整改的报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组织牵头整治,社区整治不了的,报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分管领导牵头协调整治;部门整治不了的,报街道安委会、消安委会和交通预联办等安全生产综合协调机构牵头,组织街道层面整治行动,直至隐患问题最终整改完毕。
在“四级治理”机制保障下,街道今年常态化开展了危化品、燃气、锂电池、电气线路等24大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并整治了一批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细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民治街道将辖区内的12个社区工作站划分为602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由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内各类安全隐患进行逐楼、住户“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隐患的,及时上报社区工作站及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整改、查处,做到排查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制定详尽的奖惩制度,对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网格员予以奖励;对存在隐患未及时发现报告的网格员给予相应处理。出台《民治街道“三小”场所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将辖区内“三小”场所划分出ABCD(由好至差)四个等级,实施分类精细化管理,其中A类定期监管,B类加强巡查,C类挂牌督办,D类坚决取缔。制定出租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档案规范等规定,对出租屋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规范。通过签订责任书、协议书,明确出租屋业主和租户在出租屋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责任,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有效促进城中村出租屋安全管理。
“科技兴安”创新风险管控
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各级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治街道针对辖区内电气线路老化、电动车违规充电、燃气泄漏爆燃等现实隐患风险,创新防控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兴安”,大力推动电气火灾动态监控系统、智能充电桩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等设备使用安装工作,实现人防、技防双重保险,严防事故发生。在工业区电气火灾动态监控系统推广后,辖区工业区积极响应,目前共完成了21工业区722个二级回路电气火灾动态监测点,817个剩余电流互感器,1235个温度监测传感器的安装,对电气线路火灾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辖区西工业区得益于该系统,在11月14日晚通过系统的剩余电流预警,成功排除了一处1779毫安的漏电隐患,避免了火灾和触电风险。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物业管理处和出租屋业主对智能充电桩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安装也十分积极,目前,共安装了电动车智能充电桩192台,燃气泄漏报警器52611个,有效降低了电动车充电爆燃和燃气泄漏爆燃风险。
“救早灭小”强化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力量是安全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屏障,民治街道长期以来以“救早灭小”为目的,严抓、严管、严训专职消防分队、股份公司兼职消防队伍、物业公司兼职消防队伍、工业园区兼职消防队伍,使其达到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的要求,一旦发现火情,队员可以立即进行施救、扑灭初期火情或在公安消防官兵到场前先行扑救并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同时街道加大专职消防分队和兼职消防队伍的装备建设,仅社区工作站和股份公司一级的兼职消防队伍就配备了24台微型消防车、34台消防摩托车和500套应急处理装备器材。5支专职消防分队、25支股份公司物业公司兼职消防队伍、25个工业园区兼职消防队伍,经过长期严格培训、消防车出水、水带连接、战斗服着装、突发事件处置等训练后,各级领导多次对辖区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实战检验,均较好地在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处理。
今年街道层面的应急队伍处置应急事件及小火情69宗,有效减少了事故损失。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