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 | 随手一拍都出片!“深圳打卡点”太懂年轻人了

晶报记者 林菲 张羽淳 实习生 方凯歌/文、图
06-26 07:39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不管你是外来的游客还是本地的居民,是否曾为寻找一处独特的风景而四处奔波?是否想捕捉深圳精彩的瞬间而无从下手?这18处官方推荐的“城市打卡拍照区”就是你在寻找的答案。

超高层建筑勾勒出全球最具未来感的天际线,夜幕下道路化作流动的光河,这是深圳;白鹭掠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湿地,梧桐山上云雾缭绕,西涌的银色沙滩延绵数公里,这也是深圳。一座山海连城的现代都市,随处可见的美景该如何捕捉?最近,深圳陆续推出了18个城市打卡点,方便市民游客轻松用镜头记录深圳的魅力一刻。

▲后海大桥打卡点

后海大桥:生态绿廊与高楼天际线构成立体画卷

今年初,为了提升市民游客的城市体验,深圳交通部门在后海大桥、望海路两地试点设置“城市打卡拍照区”。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众多市民点赞,大家纷纷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拍摄的照片。

一位网友称,一天下班经过后海大桥,看到很多人在桥上架着相机,他好奇地走到桥中间,发现这里有块牌子写着“深圳打卡点”,“这有什么好拍的?”当这位网友疑惑地顺着牌子抬起头,瞬间被眼前的风景所震撼,大半个南山尽收眼底。旁边的大哥告诉他,这是来深圳必打卡的点位之一,于是他也拿起手机拍下了落日的美景。大哥又告诉他,夜色降临灯亮起的时候也很好看,所以他又等到了天色渐暗,果然拍到了深圳的灯火璀璨,美不胜收。

17日下午,晶报记者来到后海大桥,大桥人行道上用蓝色地面标线划定出一大片专属拍照区,地面镶嵌了一块圆形的黄铜色牌子,画着相机图案和“深圳打卡点”中英双语字样。栏杆上也挂着一块同系列的立体标识,形状像一个向上的方向指示牌,而它指示的方向正好是拍摄的最佳视角。在此处拍摄,人才公园生态绿廊与后海金融总部建筑群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立体画卷。

一位路过的市民告诉记者,这座桥可是摄影圈里有名的“法师桥”(指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喜爱的拍摄地),别看现在桥上没有人,到了傍晚就热闹了,要是天气晴朗,或许还能拍到“世纪晚霞”的壮丽美景。以前来的大多数是专业人士,现在“深圳打卡点”设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普通游客市民,这个点位不仅出片率高,拍摄难度也低。

后海大桥毗邻人才公园,市民游客可以乘地铁13号线在深圳湾口岸站下步行前往,也可以在人才公园站下,或者搭乘地铁2号线、11号线后海站下步行至人才公园,沿着公园湖边走到大桥。傍晚是公认的最佳打卡时间,市民游客还可以在拍摄完大片、欣赏完夜景后,趁着白天的暑气消散之际,到人才公园里散散步,如果是周末更能欣赏到精彩的灯光秀。

光明之眼打卡点

“光明之眼”:夜色之下的艺术光芒

自2020年9月对外开放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便成了深圳的网红地标。随着深圳交通部门在更多区设立了第二批“城市打卡拍照区”,这里也成了一处新的打卡点。

14日傍晚,记者来到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前,在观光路的人行道上,看到了用蓝线划出来的拍照区域,也同样设置了地面和立体的两个“深圳打卡点”标识。不少路过的市民看到都会好奇地放慢脚步。记者在这个位置看过去,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纯白方块拼接成的外立面干净利落,洞穴般的半弧形正门入口颇具亮点,门下的线条层叠如波浪,若是遇上晴朗无风的天气,场馆前的水池将呈现清晰的倒影,仿佛一只巨大的“眼睛”,这也是“光明之眼”名字的由来。

当晚,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将上演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因此这里早早就热闹了起来。随着夜幕降临,剧场的灯光显得更加耀眼,打卡点前拍照的人也多了起来。

游客叶小姐称,自己是特地从佛山来深圳看剧的,早上就来了,提前做了攻略在附近玩了一圈。距离开演还有一些时间,叶小姐就在场馆附近散步找角度拍照,被这些拍照的人吸引过来了。“果然这个角度拍照特别出片!官方推荐很权威呀!”叶小姐称赞,这种打卡点的引导指示特别懂大家的需求,“来了怎么能不留张照片呢?”说完叶小姐还请路人帮她拍了一张照片。

据悉,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是光明区设区以来首个获得鲁班奖的项目,集文化、演艺、展览、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包含演艺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及文化综合五大功能分区。周末来此欣赏演出或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不妨顺便来打卡点拍个照吧。

文和友打卡点

深圳文和友:随手一拍就是复古大片

深圳文和友也有“城市打卡拍照区”,你一定不会惊讶,作为罗湖区有名的地标,只要来到东门步行街总会忍不住去文和友拍照打卡。深圳文和友是以“复古情怀+市井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商业综合体,还原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深圳街景。霓虹灯牌、旧式士多店、复古发廊、怀旧游戏厅……一步一景,随手一拍就是复古大片!这里不仅是美食聚集地,更是城市记忆的缩影。

让人惊喜的是,深圳交通部门设立的“城市打卡拍照区”却不在你认为的文和友脚下,而是在一个喧闹的十字路口中间的等候区。站在这里,举起相机:高架上的火车遇上城市中心林立的高楼大厦,镜头中的画面确实很有老罗湖自己的特点,而相似的景象,要去到香港和日本才能找到类似的打卡机位,尤其是当夜晚文和友大楼的霓虹灯牌亮起,瞬间变身“赛博朋克片场”。

记者发现,部分市民在此等候过马路时,意外发现设立的拍照打卡点,纷纷站在打卡点标识上面举起相机定格美丽瞬间,还有的人会特意等待火车经过,拍下具有动态感的画面。在其中,不乏还有来文和友拍婚纱照的新婚夫妇,他们也站在拍照打卡点,以街拍形式让摄影师将身后的景象定格下来,其独特的松驰感,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旧时的深圳。

农林路打卡点

农林南天桥:探寻城市风光的不二之选

天桥,是大城市里很常见但又时常被忽略的存在。它们是上班、外出、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天有无数人从天桥上走过,因为有了它们,物理的距离被缩短,路途的风景也多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5年间,成百上千座人行天桥拔地而起,一些天桥凭借独一无二的设计和绚丽多变的都市景象,成为年轻人的宝藏打卡地。

位于深南大道上的农林南天桥,就是探寻城市风光的不二之选。这座桥不仅承载着连接两地的交通功能,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四周景致,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你能捕捉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感受这座桥所蕴含的丰富美学价值。

6月18日下午阳光特别明亮,碧蓝的天空和一眼望不到头的深南大道,构成了一幅现代画卷。记者走在农林南天桥上,看到一位背着书包的年轻男子站在官方设立的拍照打卡区域,手执单反相机,认真地拍下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深南大道。该男子表示自己家在深圳,但是常年在外地工作,趁此假期回到深圳,闲暇时间就去各个区随便走走。恰逢当日来农林路附近办事,路过天桥,发现这里设置了城市拍照打卡点,觉得很新鲜,就拿起相机拍拍看。“我常年在外地工作,没想到这次回深圳,随处都能给我带来惊喜!这个拍照打卡点真的太亲民了,可见深圳真的很为市民和游客着想,让我感到很温暖。”该男子感慨地向记者表示。

▲宝安四季公园打卡点

四季公园:宝安“新网红”

宝安的四季公园,一个地铁直达的全新景点,以其超高的颜值和丰富的季节元素,成为了宝安区的新地标。公园占地5万平方米,位于宝安中心区域,紧邻5号线翻身站,交通便利。公园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代表了不同的季节:文化·春之园、创新·夏之园、乐活·秋之园和艺术·冬之园。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在四季公园内设立城市打卡拍照区也是再自然不过。

家住宝安沙井的张先生在网上看到官方认证的“深圳打卡点”之后一直跃跃欲试想一探究竟。6月20日,他在翻身地铁站附近的小吃街用完晚餐之后,便沿路边走边逛,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四季公园。“这正是深圳打卡点之一!当我站在夏之园的四季之门底下,我被它大气优雅的风格所震撼。如果不是为了寻找打卡标识,我可能都不会发现深圳还有这么美的公园!”张先生随后按照网上推出的打卡标识去寻找,很轻松地就在地上找到了一个标牌,正是设置好的打卡点,于是他站在点位上,完成了一次摄影。“打卡标识的设立非常人性化,尤其适合过来旅行的人。旅行者时间往往很紧迫,会因为一个地方不熟悉,导致浪费很多时间,让自己的旅游计划不能如期实现。有了这种立标,可以实现快速打卡,直接出片。”张先生赞叹道。入夜后,四季之门下的发光小点随机亮起或熄灭,整座大门仿佛被赋予了灵魂,美得不可言喻。

▲深圳科技馆打卡点

18处“深圳打卡点”链接人与城市的情感

不管你是外来的游客还是本地的居民,是否曾为寻找一处独特的风景而四处奔波?是否想捕捉深圳精彩的瞬间而无从下手?这18处官方推荐的“城市打卡拍照区”就是你在寻找的答案。

作为一座创新型城市,深圳正通过精细化治理探索城市空间的全新可能。深圳交通部门通过地面绘线、景观装置等“微改造”,在市政道路空间打造15分钟可达的“城市微景点”,将市政道路转化为文旅体验场景,开创了“交通设施赋能文旅”的创新模式。这一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边界,更在市民与城市之间搭建起情感连接的桥梁,让市民游客在路途中就能邂逅城市之美。

这些打卡点位如同一支多彩万花筒,折射出深圳不同的侧面:甘坑古镇观景点将客家碉楼与文旅小镇叠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解放路文和友的霓虹灯牌重现市井烟火,与百米外的地王大厦形成魔幻拼贴;在深南中路与红岭中路交会处,邓小平画像与现代化楼宇构成的“时空对话”场景,让城市地标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注脚;留仙大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墙,更成为千万奋斗者的精神地标……

还有更多“深圳打卡点”静待着市民游客的到来,用镜头、用双脚去感受深圳多元的魅力。

18处“深圳打卡点”

1、福田农林南天桥(眺望深南大道)

2深南中路与红岭中路交叉口西北角人行道(邓小平画像)

3罗湖老街地铁站G口步行310米(深圳文和友前)

4盐田海翠路跨盐田河桥上北侧人行道(盐田河入海口)

5南山后海大桥西侧人行道(湾区天际线)

6南山望海路跨后海河桥南侧人行道

7南山听海双界河桥(听海大道与桂湾一路交叉口正北角处)

8南山滨海白石立交桥(滨海腾讯大厦)

9宝安金湾大道沿江高速桥底人行道

10宝安大道与创业一路交叉口正南处人行道(宝安四季公园)

11龙岗甘坑同富路人行道(甘坑客家文化古镇)

12龙岗红立方天桥

13龙华留仙大道和致远中路交叉口东南角人行道

14坪山碧岭天桥

15光明观光路光明图书馆侧人行道(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光明之眼”)

16光明大道深圳科学技术馆南门侧人行道

17大鹏海港路人行道(南澳月亮湾)

18大鹏坝光白沙湾人行天桥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林菲 张羽淳 实习生 方凯歌/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