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以下简称:“必吃榜”)在南京正式揭晓,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榜。其中,深圳共有84家餐厅上榜,成为上榜餐厅数TOP5的城市,福田区、南山区上榜商户数均跻身全国TOP10行政区,梅林商圈上榜商户数跻身全国前列。
过去一年里,在大众点评主动搜索美食的用户达78亿人次,累计产生了3.63亿条真实评价,今年榜单呈现出“更烟火、更新鲜、更懂本地味”的特色。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揭晓。摄影:陈今
一年搜索美食78亿人次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在发布会上提到,用户消费决策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大众点评用户过去一年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其中,10年以上的老店和不易被察觉的烟火小店受到众多食客青睐。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摄影:陈今
数据显示,2025年榜单上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超2400家为不易被察觉的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市井老店。在深圳,刘伟明的煲仔饭小店靠着老蛇口传统煲仔饭手艺结合自选菜的创新模式,收获了食客广泛认可,今年第二次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当时深圳做煲仔饭结合自选模式的餐厅基本没有,我们让顾客几十种菜随便挑,26块一份荤素同价,年轻人就喜欢这种自由。”
在深圳华强北,1998年开业的Bollywood宝莱坞印度料理店成为“必吃榜”新上榜商户,这是深圳最早扎根的印度餐厅之一。印度老板Murli出身餐饮世家,父亲在印度经营餐厅多年。“当时深圳涌来许多外国人,我凭着对料理的热爱开了店,”这位主厨出身的老板回忆道。老员工王先生告诉记者,这家小小的印度餐厅,也正折射出深圳多元包容的美食文化。
数据显示,今年榜单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长近三成,榜单全面地展现了各地多元的特色美食文化。
新增10座上榜小城
发布会上,李树斌提到,过去一年里,平台累计产生了3.63亿条真实评价。用户“因食而游”的半径持续扩大,更多美食城市被挖掘。以10座新增境内味蕾小城为例,2024年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有“湘菜源头”之称的株洲就是新发榜城市之一。“食客在长沙吃不爽,还得在株洲来顿地道的。”上榜商户田记爆头龙虾老板张国美介绍。其店里的招牌菜“干爆虾”已经从本地人的夜宵搭子,变成了游客的必打卡菜。
在连云港,20年老店兄弟酒家用好吃不贵的海鲜热炒收获了长久口碑。“我们没有太多诀窍,就是坚持食材新鲜、现点现炒。”店长李秀坦言,“每天早上六点,我们会亲自去菜场买菜,选时令海鲜,客人常能看到鲜活的八爪鱼进厨房。”如今,连云港的游客们将这间家庭小馆评上了“必吃榜”。
“味蕾游”日益广域化,越来越多人透过一道菜、一家店,深入一座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2025年“必吃榜”也不断覆盖更多美食城市。
坚守榜单公信力
李树斌表示,“必吃榜”走入第九年,始终严守“真实”,坚持万里挑一、无“人为提名”、基于用户评价评选,评选过程不牵扯任何经济利益和商业行为,致力于为用户带去真正广受认可的美食餐厅。
“必吃榜”是如何产生的?李树斌介绍,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的评选团队,每年综合五大维度,历经六个月的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入围公示以及机构公证推出“必吃榜”,对诱导好评等干扰评价秩序行为零容忍。
以2025年榜单为例,过去一年,平台美食商户真实评价规模同比增幅近六成。评选团队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遴选出3091家餐厅。在“公信力核查”阶段,就有近三成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失去资格。
“必吃榜”以美食为支点,撬动消费扩容、文化传承与创新。据悉,7月大众点评还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覆盖所有发榜城市,推动榜单荣誉转化为城市消费新动能。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