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当粽叶清香飘满岭南街巷之际,广东水利大厦的水利监测预报预警中心灯火通明。水雨情监测数据在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时刻关注数据波动与情势变化,持续筑牢全省强降雨防御“堤坝”……
当前,我省正处于“龙舟水”降雨集中期,是汛期降雨最集中、风险最聚集、灾害最易发的关键时期。5月28日,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系统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分析研判近期防汛形势, 目前,全省各江河水位均低于警戒线,水情总体平稳。
细化责任分工,锻造防御责任矩阵
据了解,全省水利部门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严阵以待,加强值班值守。工情监控岗3名值班员全部到位,全天候监测在建水利工程、水库、小水电站和山塘等运行情况。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夜间对茂名、汕头、潮州、韶关、清远、河源、梅州等地市水利(水务)局防汛值班室及重点水管单位进行点名抽查,提醒要加强值班值守。韶关市水利局、梅州市水务局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保持与气象、水文、应急等多部门的实时动态会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对雨情、水情、工情展开全方位、全时段跟踪。
强化工程管护,筑牢安全度汛坚实堡垒
在广东省北江流域,北江大堤、飞来峡水利枢纽、乐昌峡水利枢纽和潖江蓄滞洪区,2025年汛前防汛安全各项工作准备充分,水利工作人员对水库溢洪道等关键部位风险隐患展开细致排查,确保有关水文设施、防汛通讯网络、会商设备、机电设备、备用电源、防汛信息化系统等运行正常,满足防洪度汛要求。
与此同时,水利工作人员加强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堤围、小水闸和在建工程巡查防守,加密监测频次,关键期责任人在岗履职,实时掌握工程运行情况,确保工程安全。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和设备,做好抢险救援准备。重点关注中小河流上水电站的调度,严禁洪水期间水电站下闸发电。科学有序实施水库水电站水位削落,严禁水库水电站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
强化山洪防御,守护生命“最后一公里”
在“龙舟水”强降雨频密期,须严防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省水利厅在全省各市、县水利局和防洪重要水利工程建设视频互联的24小时通讯系统,确保了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在广东省水旱灾害防御协同指挥平台,全省21个地级市、122个县(区、市)水利部门的值班人员实时在线,可以“一键点名”,实现各级水旱灾害防御部门之间的视频调度、远程指挥、预警发布、信息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支撑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
通过广东省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水利部门对强降雨落区、影响范围以及洪水、山洪等进行加密监测和滚动预报,重点关注短时强降雨和夜间降雨,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双重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以“叫应”为导向,打造“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互为补充”的发布格局,确保信息传递及时高效。
针对重要紧急预警,优先采用电话方式进行即时沟通,当预警信息未收到责任人反馈时,也必须通过电话反复“叫应”。对乡镇村则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除利用大喇叭广播外,灵活使用敲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工具,快速将预警传递至受影响区域的每一位群众,打通预警发布“最后一米”,确保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无延迟。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3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在深体验自动驾驶,中国台湾网红“馆长”感叹:“这也太厉害了!”
10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