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圳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窗口启用,深圳全球服务中心启用,深圳首个海洋经济总部楼宇亮相,光明区首个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启用,蛇口主题游径上榜国家级榜单,深圳市推出17处“城市打卡拍照区”……深圳创新创意案例榜单(2025年4月)精彩发布!这些根据传播力数据入选的案例,充分展现出深圳在“空间+场景”融合方面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围绕产业发展,深圳充分挖掘空间活力,打造主题场景,形成“科技+产业”“创意+空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
为突出反映深圳创新创意事业发展,自2023年7月至今,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联合读特、读创客户端、深圳市创意智慧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于深圳报业集团新闻大数据,持续推出深圳月度十大创新创意事件传播力排行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创意设计界广泛关注。2025年1月,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携手创意智慧港升级推出深圳创新创意案例榜,重点关注多个领域:数字赋能产业、科技融合文化、设计赋能传统文化、城市更新与社区再造、创意与空间重构、传统手工艺再造等。通过评选和推广这些充满创意的优秀案例,进一步激发深圳文化创新活力,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可借鉴范本,促进创新创意成果转化与落地,推动深圳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01
深圳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窗口启用
【创新点】空间管理 服务协同
4月8日,全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窗口启用,落地宝安区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该窗口搭载“AI”系统,集成适航审定、政策咨询、工信备案、跨境通关、税务登记、检测认证、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实施周一至周六“966”工作模式。构建了“空间管理+服务协同+机构合作”三维运营机制,创新采用2D数字人导引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务。窗口现场安排有驻场专员服务,及时收集并反馈企业问题,促进问题快速解决,提高服务效率。未来,该窗口将重点帮助低空经济企业快速适应政策调整,优化园区服务效能,并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赋能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探索可复制的“深圳经验”,为全国低空经济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样本。
02
蛇口主题游径入选国家级榜单
【创新点】时代精华 历史脚步
4月,在山东泰安举办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上,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推介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广东两条游径入选,其中深圳“改革开放蛇口史迹文物主题游径”上榜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与时代标杆,蛇口的旧空间建筑依然留存着改革开放最鲜活的国家记忆,既凝固时光的温度,又激荡时代的回响。此次上榜的“改革开放蛇口史迹文物主题游径”,以具代表性的改革开放史迹为依托,连点成线,全长14.5公里,其中步行径4.5公里,车行径10公里。游径起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标语牌,经海上世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等改革开放史迹,终至前海石,以改革开放历史长廊联动深圳市山海休闲走廊和滨海文娱水廊,连线成面,记录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成长,凝聚着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脚步。
03
深圳市推出17处“城市打卡拍照区”
【创新点】城市之美 流动秀场
4月,深圳交通部门在全市新增15个“城市打开点”,设置共17处“城市打卡拍照区”,进一步挖掘道路空间的文旅价值,让市民游客在路途中邂逅城市之美。
这些打卡点位折射出深圳不同的侧面:甘坑古镇观景点将客家碉楼与文旅小镇叠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解放路文和友的霓虹灯牌重现市井烟火,与百米外的地王大厦形成魔幻拼贴;在深南大道与红岭中路交会处,邓小平画像与现代化楼宇构成的“时空对话”场景,让城市地标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注脚;留仙大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墙,更成为千万奋斗者的精神地标……城市打卡拍照区,将市政道路转化为文旅体验场景,是深圳对交通设施赋能文旅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交通部门通过挖掘道路空间的文旅价值——通过地面绘线、景观装置等“微改造”,在市政道路空间打造15分钟可达的“城市微景点”。
04
深圳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启用
【创新点】链接全球 专业服务
4月29日,南山区全力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启用,旨在为企业出海和外企来华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启用活动上,南山区发布覆盖新加坡、泰国、越南、阿联酋、卡塔尔、沙特等国家的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服务指南,巴西创新中心、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机构揭牌,并成立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整合保险、法律、知识产权等行业资源。现场还发布了“邓白氏中国企业出海全景热力图”,系统梳理了中国企业海外新设机构的数量、活跃度和增长趋势,分析重点出海区域的市场变化及风险因素。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集成市场拓展、法律、财税、金融、智库、人才等专业服务,覆盖国别指南、风险预警、国际展会、涉外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为外资企业提供投资环境介绍、注册流程指引和发展服务保障。
05
深企造出世界最大LED网状“飞天屏”
【创新点】数字展示 文化光影
4月,一块显示面积达到72.66平方米的“飞天屏”在深圳夜空中冉冉升起,飞机升空、火箭上天、宇航员悬浮等形象在屏幕中不时以动态闪现,惊人的视觉效果吸睛无数。该屏幕由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最大的LED网状‘飞天屏’”。屏幕拥有15万至30万像素点,清晰度是传统楼宇灯光秀和无人机灯光秀的数十倍;高达95%的透明度使画面表现更加生动细腻,最大程度与环境融为一体;每平方米仅重250克,在3级风以下环境中可实现稳定悬浮,使屏幕飞行更加稳定;可利用风力进行自然散热,无需额外散热设备,既节省能源又减少了噪音污染。“飞天屏”结合高清透明显示技术与飞行设备,可在空中创造更为震撼和灵活的视觉效果。在具体落地场景上,可以为空中广告、品牌展示、活动推广、文化光影秀等提供新的展示方式。
06
深圳率先跨入全市域实景三维时代
【创新点】创新之城 数字空间
4月3日,伴随“深圳全市域实景三维采集和建模”项目验收专家评审会收官,“创新之城”深圳在全国率先跨入全市域实景三维时代。2024年,深圳开展新一轮全市域实景三维建设,至此高质量完成,项目成果包括覆盖全市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表模型(DSM)、真正射影像(TDOM)、实景三维Mesh模型等实景三维标准化产品。该项目成果创新包括:设计“多低空平台+多感知设备”协同采集方案,完成深圳全市域倾斜摄影、激光点云、高光谱数据等数据的采集,生产实景三维Mesh模型、DSM等数据成果。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人机兼容、物联感知、泛在服务”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实时关联互通,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
07
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亮相
【创新点】城市空间 多元体验
由新世界与招商蛇口携手打造的城市级标杆项目——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于4月28日正式亮相。启幕后,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陆续呈现文化艺术活动、创意零售、公共艺术装置、IP内容共创等多元体验内容,持续打造融合文化、商业与生态于一体的新世代海滨文化艺术新地标。
以“艺术·人文·自然”为核心,依托太子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开阔空间,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将不断为城市人群营造出亲近海岸、沉浸艺术、自由漫步的“奢享式”城市公共空间。滨海商业不再只是功能场所,而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张力与文化温度。
08
深圳首个海洋经济总部楼宇亮相
【创新点】海洋经济 融合发展
4月,深圳首个海洋经济总部楼宇中信国际大厦在福田区亮相,吸引多家涉海企业入驻,形成“海洋+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效应。该总部楼宇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和福田区政府指导,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与中信城开(深圳)公司三方联合共建,主要引进涉海优质企业、配套高品质服务、汇聚金融资源,助力涉海总部企业集聚发展,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大厦集总部办公、商业配套、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吸引深圳市航运集团、携程商旅等多家海洋经济重点企业,以及中信信托、中信建投证券等中信系头部机构入驻。
09
南山中心河公园获设计大奖
【创新点】生态修复 人文激活
4月,南山中心河公园凭借“一河碧水·两岸繁花”创新实践荣获2025年城市土地学会亚太区卓越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办。南山中心河及中心路位于后海中心片区,项目串联深圳湾文化广场、深圳歌剧院等顶级文化设施。
据介绍,南山中心河公园经过梳理河堤两岸多样的流线系统,提供不同标高的赏河视觉系统及多样化的行走路径。同时,增加全龄段友好活动空间以满足高品质城市发展诉求及周边居民使用需要,打造成为城市中一条独具特色的线性滨水空间。盛花期带来的网红打卡热潮,不仅激活滨水商业带的活力,也同步提升商业综合体客流量,形成以公园为核心的城市消费新磁场。该项目通过系统化完善滨水步道体系、活化桥底灰空间、植入全龄友好设施等系统性策略,让这条排洪内河成为生态与文化交融的都市公园,重新建立水、社区、城市开放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新型关系。
10
光明区首个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启用
【创新点】“城市+AI” 创新应用
4月,“健康企航·智创光明”AI+大健康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南太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在光明区南太云创谷揭牌。会上,光明区首个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南太创谷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启用。该空间孵化面积2200平方米,具有共享会议室、洽谈区、路演区等丰富的配套设施,不仅推出了12个月租金、水电全免优惠,还同步提供产业资源支持、资本对接和应用场景开放等服务,推动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向光明加速集聚,助力光明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读者持续关注、提出宝贵建议及分享各种有趣玩法,一同让创意火花点燃城市生活,为深圳打造创新之城美好未来努力。
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联系邮箱:szccc_design@163.com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