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便利的轨道交通是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硬件”基础,也是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民生工程。如今,日益发达的城市地铁已成为深圳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连接深圳南北核心片区的地铁4号线也成为保障市民出行的骨干线路。据了解,截至2017年10月,4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已达56.5万人次,早、晚高峰客流量分别突破13.6万人次、15.5万人次。
近年来,地铁4号线运营方港铁(深圳)公司一直秉承服务至上的核心理念,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2017年是港铁(深圳)的“服务质量提升年”,公司围绕市民顾客所需所想,精耕细作,实现服务细节“完善升级”,全面完成全年服务提升计划,致力于为深圳市民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服务。
互联网移动购票更轻松 网络更畅顺
今年以来,港铁(深圳)持续优化车站的自动售检票设备,除了开通互联网移动购票服务的试点外,还新增了互联网自动售卡充值机等设施,并持续优化车站的配套设施,提供更顺畅的网络,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
互联网移动购票,轻松又方便
目前,地铁4号线已在深圳北站开展“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的手机支付购票试点,乘客只需要到站内指定的互联网售取票机用手机支付就可轻松购票,据了解,互联网移动购票服务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推广至4号线全线。
互联网自动售卡充值机,覆盖全线,出行无忧
今年,4号线全线新增的28台带手机支付功能的深圳通自动售卡充值机也已全部投入使用,每个车站南北端各1台自动售卡充值机,覆盖全线,令市民出行通畅无忧。
客服中心新增网络化支付功能,小举措,很暖心
为满足深圳北、少年宫、清湖站等部分站点特殊乘客群体的需要,港铁(深圳)在这些车站的客服中心新增网络化支付功能,乘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办理相关票务业务,进一步提升了充值和售卡的便利性。此外,该公司还对服务多年的4号线一期售票机硬币模块进行全面更新,设备对硬币识别更通畅,乘客购票更省时,预计一期车站硬币模块的更新工程将持续至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
4G通信改造,车站WIFI升级,网络更顺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市民对网络信息化的需求,4号线还不断优化车站的通信环境,4G通信改造工程预计将在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届时,乘客将感受到更全面的通信服务。同时,4号线还持续对全线WIFI的改造升级,届时将配合全网免费开放给乘客使用。
持续优化班次 舒适度再提升
笔者从港铁(深圳)公司了解到,今年,4号线根据不同时间乘客的出行习惯,持续调整列车服务方案,为乘客舒适出行提供更周全的方案。
高峰时段、周末增加班次 每月多运载乘客近90万人次
工作日早高峰增加2班车,工作日晚高峰行车间隔压缩并延长30分钟, 晚高峰整体运能提升12.73%;工作日每天共增加16个载客行程,每天运能提升3.6%,每月多运载乘客超过65万人次。周末大幅增加列车班次,每天增加16个载客行程,每天整体运能提升3.49%,每月多运载乘客近24万人次。
为了满足每周一高峰期的搭乘需求,4号线在工作日每周一的早高峰尖峰时段增加了2个载客行程,尽可能满足高峰期大客流出行需求。
不断加密班次应对越来越大的客流量。
优化客流管理布局 压缩乘客候车时间
此外,4号线优化了大客流车站,例如深圳北站、白石龙站等车站的客流管理,努力压缩乘客候车时间,使行程更快畅。
据了解,4号线目前有28列车,经过各方努力,高峰期平均行车间隔压缩至最短2.5分钟,为目前深圳最短行车间隔。通过这种高密度行车模式,4号线列车运力与2011年开通初期相比已增加了三倍。
此外,4号线还一直也在寻求多种方式,缓解早晚高峰的大客流,改善市民搭乘感受。如每年都会推出的平峰、错峰推广活动,通过把实惠落实给乘客的方式,鼓励乘客错峰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平衡客流。
清洁美化洗手间 打造“清新”车站
4号线是深圳第一条将洗手间建在车站收费区的地铁线,极大方便了乘客,不用为了“一时之急”匆匆离开地铁。为提升乘客体验,今年,4号线公共洗手间的环境进一步升级。
新增空气清新器,提升空气质量
港铁(深圳)公司对莲花北至清湖站洗手间通风进行了整体改善,并在上梅林至清湖站的洗手间安装空气清新器,改善洗手间的通风,提升空气质量,令乘客的出行心情更愉悦。
车站洗手间新增了空气清新器。
加大卫生巡查,提高清洁频率
在早晚高峰时段,公司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对出入口进行卫生巡查,加大对洗手间的清洁力度,增加25%的清洁频率,提升车站整体卫生环境。此外,公司还对洗手间的环境进行了美化,精心挑选并新装的画饰让单一的墙面不再单调,为单调的洗手间增添一道亮丽色彩。
优化“硬件”设施 完善“软性”服务
车站加装导流风机、牛角扇,优化车厢空调风管改造,空气更清新
今年,港铁(深圳)在深圳北站站厅乘客等候区加装了12台导流风机,在红山、上塘、龙胜等客流增长较快的车站加装了11台牛角扇,持续优化28列车车厢空调风管改造,让车厢内空调温度分布更均匀,乘客搭乘感受更舒适。在重点车站强化高峰期站台的支援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列车在站台的作业效率,加快列车周转,不断挖潜提效,令乘客出行高效安全。
及时优化导向标识,通行效率更快
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开通以及龙华区轻轨开通后,深圳北站、福民站、上梅林站和清湖站客流均发生变化,4号线除根据最新的线网情况不断优化现有车站的导向标识外,还将特别关注换乘车站的换乘导向,通过增加科学合理的导向标识,加强乘客的换乘效率,为乘客提供便利舒适的搭乘体验。此外,港铁(深圳)还在有公交总站的地铁站如清湖站、深圳北站、民乐站增加了公交换乘细化信息提示乘客,提升通行效率。
车站优化导向标识。
微笑服务,尽展港式关怀
今年,港铁(深圳)在一线持续推广“微笑服务”,加强一线员工的服务礼仪培训,真正做到心为乘客所想,心为乘客所虑,尽展港式地铁的贴心与关怀;为加强对乘客出行的指引,港铁(深圳)在2017年制作了4号线立体全景图,乘客依据全景图,可以清晰地看到4号线各车站的站内及出入口信息的指引,还可以浏览4号线沿线商铺的信息,全方位提升乘客搭乘体验。
专注服务细节 诚意温暖乘客
乘客出行的每个细节,都是港铁(深圳)努力的方向。公司致力于为乘客提供热忱、周到的客户服务,不断持续优化车站的各项设施,关心乘客出行的每个细节。
与共享单车完善“最后一公里”的接驳
港铁(深圳)在4号线全线推出诚意制作的爱心包(纸杯、纸巾、小糖包),希望小小热心之举,为行色匆匆的乘客提供暖心便利;开通更多渠道让乘客了解安全搭乘和相关便民信息,陆续在深圳北、福田口岸等重点车站推出高铁换乘、香港过关及公司安全服务等信息二维码,张贴在公共区。方便乘客在搭乘地铁时进行同步查询;与共享单车达成深度合作,通过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及要求合作方增加单车投放的形式,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共享单车服务,完善地铁“最后一公里”的接驳。
与共享单车合作完善“最后一公里”接驳。
接驳通道联系社区,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4号线开通在上塘站A/D出入口与中海锦城社区的接驳通道,让铁路与沿线社区更加紧密沟通,为社区居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引入国际先进经验 用心倾听乘客需求
港铁(深圳)公司总经理 黃琨暐
在近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财富杂志》刊载的“改变世界”排行榜公司中,港铁公司荣登财富杂志“改变世界”公司前五十强,排名第三十三位,以出色企业的责任贡献获得国际认可。作为港铁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秉承香港地铁三十余年的运营经验,也将港式服务“践行企业责任”的“DNA”带到深圳。
港铁(深圳)公司总经理黄琨暐倾听乘客意见。
全球运营线路超2400公里,国际化经验助力港铁(深圳)发展
港铁有超过三十五年的运营经验,港铁在香港以外,包括国内、英国、瑞典和澳洲的运营路线,总长度超过2400公里,我们的国际化的运营业务,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培养了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员工,促进了轨道运营先进经验的交流,对持续提升管理及服务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港铁在国内外的业务,从不同范畴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过去在香港以及在欧洲、澳洲的铁路运营业务的参与,增进了业务经验,也拓宽了视野,也希望能运用到工作上,对港铁(深圳)的业务发展有所裨益和启发。
有诚意,重细节,“服务提升”方便市民
港铁为人称道的地方是非常乐意并重视倾听,我们关注乘客出行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倾听持份者、市民和普通大众的意见,通过不同的渠道“透明列车”、“黄昏茶叙”、热线等搜集乘客对4号线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遴选乘客最关注的部分,制定可行的改善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环境中。我们的诚意灌输在每一个渠道,我们的视野聚焦在乘客出行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方法运营在每一场改善。我们“用心聆听、细心理解,科学分析,有效提升”,心系乘客每一程。
我们每一次服务提升都是围绕这一思路所进行。例如,在进站时,乘客向我们反映需要提升购票的速度,减少排队的烦恼,我们的团队经过严谨的分析,增加互联网售票机(ITVM),经过深圳北站的试点,使用方便快捷、大受欢迎,于是我们新增到每个车站并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面推广,同时,我们新增了深圳通自助售卡充值机,覆盖全线。在候车期间,我们在深圳北候车区的牛角扇、导流风机、空气清新机;增加备用车、增加列车服务班次;我们还关注到乘客出站的通行效率,为此我们也及时优化导向标识,在公交总站的地铁站增加标识牌等。我们始终关注乘客出行的每一个细节,用心为乘客提供便利,希望在深圳地铁4号线提供对乘客更关怀备至的优质服务。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