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暨光明博物馆孵化器启动” 活动在深圳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05-18 19: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光明区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

5月18日,第四十九届 “5・18 国际博物馆日” 深圳主会场活动 ——“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暨光明博物馆孵化器启动” 在光明博物馆孵化器基地举行。此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深圳市博物馆协会、深圳光明无界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同时也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宣传季的子项目。

活动现场发布了十四五深圳市博物馆及文化设施发展成果,重点推介了前海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湾文化广场三大标杆项目。其中,前海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中华文明与国际对话的综合性平台;深圳自然博物馆目标成为华南最大自然科普中心;深圳湾文化广场将构建全球设计文化综合体。据了解,自十四五以来,深圳以 “创闯精神” 为内核,通过文博机构联动与国际合作,积极构筑 “古今对话、中外互鉴” 的文化高地,向世界展现先锋城市的文化抱负。

当天,光明博物馆孵化器正式启动引发广泛关注。该孵化器采用国际通用的 “改建 - 运营 - 移交”(ROT) 模式,由政府提供物业、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有效解决了民办博物馆场地不足的难题。目前,孵化器二期项目已在筹划中,未来将整合文博产业链资源,吸引更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深圳。

在 “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 主题发言环节,嘉宾们分享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并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博物馆之城” 建设提出诸多宝贵意见。随后的座谈沙龙中,嘉宾们围绕深圳建设 “博物馆之城” 如何更好地调动与发挥社会力量博物馆展开精彩对话,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向深圳自然博物馆捐赠 3 件珍贵犀牛角文物的仪式。同时,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配套推出 “雪泥鸿爪:中古石刻拓片艺术展”“钺影剑光:骆越文化青铜兵器展”“侘寂:古代石刻残缺之美”3 个主题展览,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近年来,光明区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次活动主会场所在的光明博物馆孵化器,是光明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目前,首家入驻机构深圳市铭传艺术博物馆即将完成孵化,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