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会听到这种说法——
“宝宝自带口粮,出生1天要清肠,不用喂养也无妨。”
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
不靠谱!
新手爸妈千万别被误导了,一定要警惕新生儿低血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啥新生儿会低血糖?
新生儿经历从宫内到宫外的环境改变,血糖水平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要适应全新的环境,血糖水平很容易波动。
脐带结扎后,宝宝就接收不到妈妈的血糖供应了,如果出生后1~4小时没吃上东西,就容易发生过渡期低血糖。
过渡期低血糖是指出生后1~4小时内血糖水平在 1.5~2.6mmol/L之间,且没有低血糖症状。
持续的低血糖水平及血糖过大波动均可导致宝宝永久性脑损伤,后果很严重!
哪些宝宝更容易低血糖?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一方面看妈妈的情况,比如妈妈有妊娠糖尿病,在产前尤其是生产时用过一些特殊药物(像磺脲类降糖药、抗抑郁药,或者大量输葡萄糖),或者有代谢、内分泌家族史,这些都可能让宝宝低血糖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就是宝宝自身情况啦,像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胎龄不到37周、体重超过4000g或低于2500g的宝宝),还有低体温、喂养不足的宝宝,都更容易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有啥表现?
宝宝低血糖有不少 “小信号”,比如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哭声弱或高尖、惊厥、出汗、脸色苍白、激惹、饥饿、肢体抖动(震颤)、呼吸不规则、心动过速和呕吐等。
宝爸宝妈们可要留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告诉医生。
怎么预防高危宝宝低血糖?
● 亲密接触&早喂奶
宝宝出生后,尽早和妈妈皮肤接触,1小时内最好。
这样能刺激妈妈下奶,还能帮宝宝稳定血糖,兼具保暖、镇静、促进心肺系统稳定的功能。
宝宝吸吮乳头也能让妈妈的奶水分泌更顺畅,一举多得哦~
●母乳喂养为主
鼓励妈妈们母乳喂养,但如果母乳不够,可以加配方奶,配方奶喂养亦可提供葡萄糖来源。
不推荐用糖水或糖奶喂宝宝,虽然糖水也能供能,但会让宝宝血糖一下子升得很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反而容易导致血糖反应性降低。
●按时喂养
出生后第一天,每2~3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别超过3小时。
要是宝宝吃得不够,可以挤出母乳或者用配方奶喂养以保证稳定的葡萄糖供应,保证宝宝能持续获取能量。
⭐️ 特别提示
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虽然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但无需过多焦虑。
孕期好好吃饭、合理运动、监测血糖,必要时按医嘱用药,保持规律作息和好心情,就能有效的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