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是一座有着八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今年2月,该社区入选首批“广东美丽侨村”。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东湖社区以“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抓手,立足“最美侨村”的定位和“古村活化”的目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侨、农、文、旅”融合发展,古老侨乡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貌。
说起东湖社区的变化,“东湖大坑”从“臭水沟”变身生态景观水廊是其中的典型缩影。东湖社区主街起点位于社区入口牌坊,终点位于华附小学,是村内主要交通道路,道路沿线北侧与村内排洪沟“东湖大坑”并行,由于历史原因,该排洪沟曾被搭建了共60间临时商铺,水面杂物漂浮、污水横流,主街两侧民房风貌无序杂乱,成为影响社区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的一大“顽疾”。
为彻底改变多年来饱受诟病的遗留问题,当地街道社区全力推动排污沟上约40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拆迁,同时坚持“拆建并举”,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就东湖主街改造进行景观设计,发动社会力量捐建改造,启动东湖园林水街景观建设项目,以十天为一个工作周期,细排日程安排表,全力全速打造东湖“最美侨村”。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发挥侨村优势,东湖社区出台关于侨胞购买集体房产的优待措施,做好侨胞返乡定居服务,并专门设立社区侨务办公室,设置侨务服务窗口,建立完善上门代理、代办服务制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凝侨心、聚侨力,赢得广大侨胞乡亲的赞许和支持。在港乡亲企业保辉公司全资捐赠约2000万元作为“大坑”整治及景观提升项目资金;海外乡亲李月德、李喜德兄弟捐献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的闲置侨屋“德庐”用以建设东湖侨博馆,同频共振奏响“最美侨村”建设“协奏曲”。
“大坑”整治前后的对比
东湖社区以“大坑”环境提升为主要点位,并以点带面启动一批项目,发力推动古村落与侨文化相融相促。在社区干部群众合理推动下,在侨胞的反哺支持下,东湖主街以彰显潮汕文化元素和侨乡文化特色为理念,以大坑排洪沟生态水系为主线,对北侧民房立面风貌进行改造提升,沿途打造“奇石公园”“小舟亭”“邹鲁桥”“亲水庭园”“等景观节点,最终建成一条园林式综合景观水廊,不仅有效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也成为东湖侨乡一大景观地标和“打卡点”,为社区下一步实施文商旅融合发展规划、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赢得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