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紧扣“税收·法治·公平”主题,以低空经济产业为切口,在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税惠添翼低空链 政策助商强发展”专题宣讲会。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等形式,为企业精准输送税费红利,助推低空经济产业链合规经营、创新突围。
活动现场回顾了2024年实施的宝安“惠企税十条”4.0落地成效,通过聚焦法治、培育、智慧、开放四大维度,用一组组数据展示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力量”。随后发布了宝安“惠企税十条”5.0,税务部门聚焦企业成长痛点,推出研发加计扣除“白名单”全流程护航、跨境税收“一站式”出海护航、数电发票“无感调整”、出口退税“即报即审”、合规建设“向前延伸”等服务创新举措,做好政策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低空经济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长期面临研发投入大、资金周转压力大的挑战。”深圳翼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黄煜喆谈起“惠企税十条”5.0颇有感触:“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力,宝安税务部门‘惠企税十条’5.0中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白名单’服务精准匹配我们的研发强度,显著降低了研发试错成本,企业前行更有动力。”
据了解,自2021年起,该局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每年迭代升级“税十条”服务举措,今年推出的“惠企税十条”5.0,更加聚焦智慧服务提效、精准服务提质、协同共治提优、维护法治正道等,通过数字化赋能与精细化服务双轮驱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宝安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惠企税十条”5.0以政策矩阵为纽带,搭建起税务部门与低空经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平台,成为驱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协同新范式。通过持续打造效能税务、推进税费业务建设,税务部门实现了政策落地的“三个转变”: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从“粗放服务”向“精准滴灌”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
随后,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特点,以“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操演示”为核心,解读了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对一”答疑环节,针对企业关注的出口退税、跨境申报等问题进行实时解答。深圳市飞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钦灵表示:“税务干部用真实案例解读政策,让我们对研发费用归集和风险防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研发费用归集准确率从72%提升至98%,政策红利让企业更有信心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作为跨境无人机制造商,我们曾因各国税制差异头疼不已,总担心税务申报不规范导致风险,今天的案例解析让我受益匪浅。”深圳市科比特飞智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朱冰坦言,税务部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帮助企业厘清了保税维修、租赁业务的涉税处理误区。“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完善了税务合规管理,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目前,该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已达1700余家,海外订单连续三年保持增速。
活动中,多家企业代表还分享了合规经营的心得。他们提到,税务部门推行的“税务管家”“远程问办”“征纳互动”等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解决疑难问题,真正实现了“办事不求人、合规有底气”。
宝安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局将持续以“惠企税十条”5.0为抓手,深化“信用+风险”监管,用大数据织密涉税风险防控网,推动政策红利、法治服务和合规指引“三驾齐驱”,引导企业将合规意识转化为发展动能,用法治力量护航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合规发展的轨道上展翼高飞。
相关链接
宝安区税务局惠企“税十条”5.0
一、建设税费服务运营中心
推动办税服务厅和12366一体转型升级,专设税费服务运营中心,集中受理纳税人缴费人涉税诉求,并提供跨区域事项办理服务,在后端税源管理部门设置“征纳互动”坐席,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办中能问、问中有办、问办协同”需求。
二、丰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供给
为专精特新企业配置纳税咨询、业务办理等“绿色通道”,让企业问得畅通、答得及时、办得方便。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群”,线上实时收集高频共性问题,协调全局力量高效解决企业诉求。结合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轨迹和发展特点,编制《制造业成长发展税费手册》,分类制作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抵减等精品课程,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
三、定制“白名单”无忧享受研发加计优惠
针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痛点,坚持“精准筛选、动态管理、全程无忧”,通过筛选行业属性、研发强度、信用评级等指标确定“白名单”企业,做到事前培训辅导、事中解疑答惑、事后提醒纠偏,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要点,打消企业疑虑,保障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四、讲好合规经营“开业第一课”
加强普法宣传,通过纳税人学堂、“开业第一课”、可视答疑等形式开展税收法律法规、业务办理流程等宣传辅导,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遵从税法。深化拓展纳税信用管理,从事前预防、事中纠错、事后修复入手,为纳税人提供集合式、靶向式的信用信息提醒服务,增强纳税人信用合规能力,上好守法合规经营“必修课”。
五、开展审慎包容的政策确定性服务
落实《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工作办法》,就纳税人缴费人申请的关于预期未来发生的特定复杂重大涉税事项,书面告知政策适用意见,明晰服务流程、强化跟踪管理,推动解决政策适用口径不明确、执行标准不统一问题,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明确的税收遵从指引。
六、落实“定制式”大企业服务
擦亮“税务管家”服务品牌,针对大企业涉税需求,提供“定制式”个性化服务,由“首席联络员”一对一服务解决日常问题,“高级联络员”定期走访沟通实现信息互通。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为集团企业画像,结合企业成长档案、行业部署、主营业务、纳税情况分级分类管理,定向开展“一户一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七、打造“税路通·圳行动”服务品牌示范
围绕“双支柱”国际税改方案立法进展和政策细节,聚焦我国重点对外投资国家和地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包括股权架构调整等关键环节、全球供应链布局等重点领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纳税人跨境经营提供更高便利性、更强确定性,更好应对跨境投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八、深化“税企面对面”沟通交流
健全“税企面对面”常态化交流机制,搭建行业、产业、上下游企业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开展走访座谈,用心了解企业诉求,并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在规定时限内形成解决方案并及时向企业反馈,完善诉求响应闭环管理,增进税企互信。
九、优化数电发票额度调整办理
将小额数电发票额度调整纳入即办事项,优化数电发票额度自动调整规则,适度放宽发票额度调整有效期间。落实发票审核“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企业提供免实地下户调查、按其合理经营需要供票等服务,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用票需求。
十、积极落实《办法》培育优质涉税中介
落实《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对信用好、遵从度高的中介提供“一对一体检”、疑难快速解答及精准信息推送等服务。讲好涉税中介“执业每一课”,支持涉税机构和从业人员合规经营,培育优质中介做大做强,引导发挥正向作用,更好地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翀 通讯员 黄才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