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海鸟在海面上飞翔,突然俯冲下来,从水中叼出一尾小鱼,拍打着翅膀贴着水面飞行,落在突出水面的红树枝头上。岸边围观者举起手机拍个不停,间或传来小朋友的欢呼声。
这是记者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见到的一个场景。4月20日,周日,谷雨,很多市民来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游玩。保护区内的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全国唯一城市腹地的国际重要湿地,与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湿地携手共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名片”。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来关注湿地保护这个环保细分领域——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被称为“自然之肾”。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已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予以保护。
事实上,世界地球日的来源也与水有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伊利湖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再加上其他系列生态灾难,促使美国公众开始广泛地加入环保运动的潮流中,最终促进了世界地球日的诞生。
根据《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深圳将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到2035年,建设湿地保护小区不少于20个,建设社会公益湿地保护园不少于5个、社区共建湿地不少于20个。
许多年以前,深圳就是一个蜿蜒着众多小水沟的地方,水草丰美
在深圳的城市中心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湿地,红树林葱茏繁茂,黑脸琵鹭姿态优雅,黑翅长脚鹬嬉戏追逐,大弹涂鱼活蹦乱跳……沿着木栈道向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腹地走去,蓝色的天空、深棕的树枝、欢快的虫鸣,这样的自然景象与由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构成的现代场景,形成繁华与静谧的巨大反差。
很多时候,地名隐藏着大地的秘密。比如,从字面上理解,深圳之“圳”,就是小水沟的意思,这样的小水沟按现代说法就是湿地。有关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万多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可以想象,许多年以前,深圳就是一个蜿蜒着众多小水沟的地方,水草丰美。深圳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受气候和水文影响,湿地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市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型共46832.74公顷湿地。这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作为近海与海岸湿地的红树林湿地了。
福田红树林湿地的红树林面积约100公顷,占全市红树林总面积的1/3。而它能保留至今,还得益于当年规划的一次修改。
不久前,福田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原生物学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勇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94年滨海大道规划建设时,我们24小时坚守,只为保住红树林核心区的每一寸土地,那是红树林最为繁茂、鸟类最为密集的区域。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呼吁下,滨海大道规划线路北移200多米,使红树林核心区得以保留至今。”
福田红树林湿地与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从1982年联合治理深圳河起步,深港两地紧密携手合作,深圳学习香港的湿地生态环境修复、水鸟迁飞路线保育,香港借鉴深圳的基围鱼塘智能水闸系统调控管理。2023年,深港签订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两处国际重要湿地正式结为姊妹保护区,开创了滨海湿地保护发展的跨境合作新模式。
2023年9月,《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这意味着我国正式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中国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与对话交流,提升中国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深圳也将成为国际多边环境治理机制的全球枢纽之一。
2024年11月6日,多位重量级专家来深圳参加“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活动。香港都会大学讲席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谭凤仪对媒体表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湿地同为国际重要湿地,一湾相连,密不可分。米埔湿地早在1995年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历史悠久,通过政府委托社会团体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深港两地依托“国际红树林中心”平台,未来可以在科技、资源、管理、信息等方面多交流、多合作、多分享,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湿地保护合作。
在深圳,位于都市腹地的近海与海岸湿地,还有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这片湿地虽然不大,占地面积仅68.5万平方米,但在观鸟圈子里很有名,可以看到不少稀有的鸟类。
2007年,华侨城集团接手这片退化滩涂时,监测数据显示,这里仅栖息着72种鸟类。经过十几年的悉心保护,现在已有217种鸟类在此安家或做客,记录有黑脸琵鹭、豹猫等国家保护动物36种,节肢动物累计超900种,鱼类、沙蚕、螺等底栖生物种类数量400种以上,是深圳湾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当河流遇见湿地,乃至湿地群
深圳境内虽无大江大河,但数百条河流是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即深圳河、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赤石河及明热河。全市(含深汕)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62条,总长1255公里。
这么多河流,形成了数不清的河流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河流湿地逐渐消失了,但深圳通过人造湿地,让不少河流与湿地重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去年底,2024年广东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发布,作为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入选的12个优秀案例涵盖了城镇型河流、自然生态型河流和湖库三个大类,其中深圳市观澜河、坪山河作为城镇型河流的优秀代表榜上有名。
观澜河岸边有观澜墟,原名“官难”。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名士邓坤云游至此,看盈盈河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
在自南向北、穿城而过的观澜河中游,藏着很多人心目中的休闲打卡地——观澜河湿地公园,有人认为它是最适合演唱《花海》的自然舞台。观澜河湿地公园由人工湿地、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生命之泉、生态堤岸、运管附属设施六个部分组成,集污水深度处理和观赏、亲水、公共休闲活动为一体。
作为人工湿地,其主要职责是净化水质,植物们每天要深度处理4.5万立方米来自龙华水质净化厂的尾水。而经过处理的水自然汇入生命之泉。生命之泉身后圆形的观景平台,是公园最佳的观景点。踩着木栈道,穿梭在观澜河湿地公园,各种水生植物遍布,置身无尽的花海,感受自然的馨香;登上爬满藤蔓的圆形观景台,看白鹭成群、水草丰美;站在生命之泉的中央近距离观水,感受余音绕梁的回音效果……河畔边还有大片的风车草、芦苇、香根草,构成一副迷人景象,有人说它简直是童话版的“绿野仙踪”,也有人说它像莫奈笔下的油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蜿蜒14.06公里,横跨深圳惠州两地,作为东江淡水河一级支流,坪山河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点。坪山河也曾遭遇工业污染的侵袭,一度陷入了水质恶化、水体黑臭、鱼虾绝迹的艰难境地。然而,如今当你漫步在这片土地上,眼前却呈现鱼跃鸟飞、生态盎然的景象,一些人称之为“深圳小伊犁”。
坪山河更令人流连忘返的是它有一个流域湿地群。2018年,沿坪山河干流开始建设八块湿地,加上已有的聚龙山湿地,九块湿地成为镶嵌在坪山河身上的九颗绿色明珠。
这些湿地集水质净化、城市公园、生态科普、海绵示范为一体,每个湿地都各有特色,比如,有彰显客家文化气息的碧岭湿地,有充满游园乐趣的南布湿地,还有体现海绵示范的横塘湿地……湿地群总面积达49.62万平方米,作为一个巨大的人工海绵体,整个湿地群的建设将有效提升河道的自我洁净和生态修复能力。
“我可以在这里呆坐半晌,感觉非常放松。”“我每周都要和朋友一起来散步,疲惫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治愈。”在社交媒体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留言。
溯流而上,在坪山河的发源地马峦山,可以看到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禾雀花微型保护点、香港瘰螈微型保护点、茅膏菜微型保护点……沿着山间小径漫步,人们可以发现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踪迹。
去年春节前夕,梧桐山南麓“森林会客厅”盐田区梧桐亭正式向公众开放。乘坐盐田山海专线公交沿半山带公园直上,与之遥望的是恩上湿地,作为深圳人工湿地的代表,俯瞰大海、群山环绕、古树葱茏,堪称绝美“桃花源”,入选广东省首批小微湿地示范点。
此外,无论是在茅洲河,还是深圳首条山海通廊大沙河生态长廊等,河流湿地的保护修复让“绿色飘带”“城市项链”愈加亮丽,也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和人居品质。
“隔着屏幕,闻不到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4月16日,深圳市淘金山小学师生走进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盘根错节的湿地秘境中,自然导师以深圳湾特有的秋茄树为教具,解开红树林防风固沙、消浪护岸的生态密码。孩子们轻触板状根基部的呼吸根,感受植物为适应潮间带环境演化的生存智慧。在潮汐声与鸟鸣交织的自然课堂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大约自2015年起,深圳开始大力推广自然教育,成立了数量众多的自然学校。这其中,不少自然学校依托湿地而建。
湿地是“地球之肾”,更是野生动植物的重要家园。深圳丰富的湿地资源承载了野生维管植物123科323属480种,红树植物共16科24种,水鸟和湿地依赖鸟类共12目22科156种,鱼类14目58科157种,两栖类2目8科20种,爬行类2目15科35种,哺乳类7目15科33种。这些,都是大自然提供的良好的自然教材。
早在2014年,深圳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依托园区生态教育资源,携手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向公众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华侨城湿地公园自然学校荣获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荣获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被评选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仙湖植物园、塘朗山郊野公园、坝光银叶树湿地园被认定为生态环境部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鹏新区坝光古银叶树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总数超1500株,拥有登记在册古树33株,平均树龄超过200年,最大树龄超过500年。坝光自然学校依托坝光银叶树湿地公园生态基底创建,开设“山海林河”自然教育体系,建立潮间带、湿地、山野、渔村印记四类自然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
“自然教育是体验式的教育,隔着屏幕,闻不到夏天的荷叶香、秋天的桂花香,以及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家住安托山片区的刘女士对记者说,“周末我经常会带孩子到湿地公园走一走,教她认识各种植物或是蝴蝶的名字。当然,湿地自然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而且是要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情感能量。”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5月18日,黄子韬主理的卫生巾品牌“朵薇”正式发布,定价49.8元全国包邮,包含不同尺寸卫生巾共62片,开售15分钟即卖出19.5万件。黄子韬此前在直播中称“那些赚卫生巾黑心钱的人太恶心了”,透露想做透明化卫生巾工厂。那么,你会购买吗?
第21届深圳文博会智恒文化科技创意园分会场开幕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第21届深圳文博会智恒文化科技创意园分会场于5月20日下午在园区启幕。市文体局广电处处长胡红昱,公共文化处副处长许祎,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辉,国际知名导演唐季礼,智恒文化科技创意园创办人陈秉文等市区两级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嘉宾200余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智恒文化科技创意园作为南山区的数字创意产业高地,本次分会场围绕“智创新程·恒筑未来”的主题,聚焦数字创意、影视文娱等领域的文化精品打造与品牌出海,开展为期一周的分会场文化活动,内容包括签约仪式、文化精品与品牌出海交流活动、“精品·出海·聚势·突围”微短剧创投交流会、智恒数字创意产业创新成果展、IP赋能农文旅融合创新展、香港青年创新创意邀请展、中国名家书画展、“乐游智恒·集印有礼”游园打卡、yoose有色潮流街头空间首发和分会场闭幕式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为市民朋友们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盛会。 开幕式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签约、企业入驻签约以及湾区影视文化公园和唐季礼导演工作室的揭牌,深圳微短剧产业联盟秘书处和南山区微短剧公共服务中心揭牌,同时启动“影视文娱精品培育计划”。#读特小记者#
00:56
洪湖公园荷花开了一部分,主要在荷美空间周边的荷塘,其他荷塘开的还不多,品荷园关闭养护中,到下月中旬才开。
#读特小记者#🐘各种动物🐎 在有限⚡的空间🕸️争夺生存🍃 满眼👁葱绿中🍀遇见野性🐴自然🐾 感受💫雨林💦中独特魅力🌴 🌳——西双版纳🐊
好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