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丘树宏主持】逸仙精神 奏响南洋——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吉隆坡首演追记|“双百年” 孙中山文化专题(32)

丘树宏
04-18 12:07
摘要

中马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出,配合大屏幕上波澜壮阔的伟人生平回顾,让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2012年8月11日晚上,3000个座位的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影视厅座无虚席。由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山市政协主办的“伟人中山华侨情”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海外巡演吉隆坡站首场演出在此举行。中马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出,配合大屏幕上波澜壮阔的伟人生平回顾,让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此次首演是《孙中山》继2011年11月在广州、中山、北京举行3个演出专场之后,首次移师海外开展文化交流。

艺术诠释孙中山伟大人格

《孙中山》访马演出期间,有一幕令同行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槟城中山乡亲晚餐期间,唐彪、杨岩等艺术家们轮番引吭高唱,而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丘树宏即兴写下一首《今夜,我们与海对饮!》并动情朗诵:“迷蒙中郑和的宝船缓缓开过,依稀里走来孙逸仙的身影,混合着马来语广州话客家言,我们与马六甲一起跌入梦境!”

早在2012年当选为中山市政协主席之时,丘树宏就曾表示,将把“创新”、“孙中山文化”和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侨胞联系作为工作重点。他告诉记者,《孙中山》是2011年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文化项目。在国内外众多同类型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孙中山》独树一帜,首次将多媒体与交响音诗融合,特别是从横切面艺术地诠释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文化与人格,而且从策划之初就已将巡演海外纳入既定目标之中。

“‘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山市的命题,也是国家命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命题。因此通过发挥广东甚至国家优秀的艺术文化资源优势来与海外交流,增进了海外的新生代华人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同时体现了政协对外交流工作的开拓创新。”丘树宏说。

世纪伟人牵起乡情纽带

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影像资料记录下此次《孙中山》马来西亚之行台前幕后许多感人细节:中山乡亲、马来西亚侨领古润金先生除了一直资助《孙中山》演出外,还负责全程接待工作;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时,当地侨商组织专人为巡演代表团每位成员献上鲜花;演出当晚,有的中山乡亲驱车3个多小时赶来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一位祖辈曾经支持过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华侨后裔感慨:“我是移民大马的第三代中山人,从祖父那里第一次听到了孙中山的故事。今晚的演出让我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了解了孙中山先生,谢谢你们!”

在吉隆坡,代表团一行先后拜会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马来西亚中山乡亲联合会、孙中山纪念堂,受到热烈欢迎。除了追溯孙中山先生早年在马来西亚的革命岁月,丘树宏还热情介绍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欢迎海外乡亲“常回家看看”。

在槟城,代表团饶有兴致地听当地华侨讲述同盟会创会主席吴世荣说服妻子将当时市区最魁伟壮观的五层洋楼变卖以资助革命的故事。孙中山在槟城策划广州起义的“庇能会议”旧址(打铜仔街120号),房主邱思妮女士不但没有变卖此处祖产,还自己出资修复和完善史料,毅然将它改作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并对外开放,让大家深受感动。得知槟城中山会馆211周年暨会所修复重光在即,丘树宏欣然答应题词并赠送一套孙中山连环画致贺……

担任演出摄像的廖敏告诉记者:“许多同事在马期间废寝忘食,加班至深夜。孙中山文化是宣传的舞台,也是乡情的纽带。”

演出期间,中山市政协还与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签订了“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

“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首次海外巡演,是中山市政协拓展公共外交实践的一次新尝试、新探索。

活动加强了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友谊,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了真实的中山形象,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当中获得热烈反响和普遍赞誉,同时,也为人民政协在海外开展公共外交积累了宝贵经验。之后,《孙中山》列入了国家和广东省有关部门对外文化交流的常备项目,至今已在海内外巡演十余场,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世界范围内将孙中山文化发扬光大,受到华侨华人的欢迎和好评。

(作者:丘树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