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大阳改三观,5月31日的强烈反弹,不管是否真的收到这样的奇效,但投资者对大势悲观的预期开始有所改善却是真的。
看好反弹的多了,认为正在启动一波吃饭行情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过去处于相对谨慎之中的部分专业研究机构也开始在变调。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海通证券发布最新策略,表明自己对大势的看法。上周二市场放量上涨时,该机构当日调整短期观点,重启多头思维。最新策略报告继续强调维持这一态度。最近一周市场结束了之前持续三周的窄幅震荡,放量上涨,上证综指涨4.2%,创业板指涨6.5%,建议1-3个月的短期乐观一些,6-12个月的中期维持震荡市大格局的判断。
按照海通的判断,上证综指从5178点到2638点,熊市主跌浪已经结束,市场进入震荡格局,存量资金博弈。而且还笃定这次反弹不会“一日游”。
平安证券分析师曾庆认为,之前预期6月15日后启动的阶段性行情,已经提前启动了,2820点区域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大底,支撑力度还是比较大。技术上,自5月31日展开的阶段性行情还在第一波反弹浪路上,本周周将向3000点大关发起冲锋。
按照他的分析,6月8日前后到达3089点附近,并在这一区域因端午节放假、经济数据公布、美联储议息会议等因素影响,形成短期压力,使得3000点还将有一番争夺。随着6月15日后美联储议息、A股纳入MSCI指数等一系列因素的明朗,市场将出现一个宽幅震荡期,6月下旬并回档筑成周线双底,推动行情向3000点以上区域发展。
长城证券更是明确表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骤减、国企改革有望提速、MSCI及深港通预期下,短期市场反弹趋势有望延续,总体幅度可能在10%-15%左右。
当然,不为反弹所动,依然保守本心的机构也有不少。广发证券坚持大盘处于“慢熊”中的看法,在最新的策略分析中,他们认为,“底部放量”是“慢熊”的家常便饭,“底部放量”是“熊市反弹”的同步指标而不是领先指标,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还要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一条持续的投资主线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增量资金来支撑这条主线。这条主线显然还没找到。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认为,市场躁动的诱因主要跟外资有关。而对于A股纳入MSCI,乔永远估算,若A股以流通市值5%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将带来107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但正式执行也至少要等到2017年5月,长期利好更胜于短期催化。当下在享受预期改善行情的同时,也需留一半清醒,切勿从“逢场作戏”深入到“动情走心”。
即便是持有谨慎的观点,但也不排斥顺势而为。怀疑这次反弹的持续性,且建议在没有看到政策信号和资金信号之前,继续维持谨慎观点,但广发证券也表示,应该尊重市场的反弹。
6月份的确是让人很纠结的月份,指数窄幅波动,要死不活,磨得人没脾气。行情一来,又很难跟上大盘的节奏,买不到心仪的股票,赚了指数赚不到钱,心里更慌,在有限的资金下,主力资金不敢轻易兴起新的热点,怕分散精力。当然除了OLED、稀土等少数几个主题热点之外,目前热点也有扩散的趋势,区块链、移动支付、芯片国产化等主题活跃,中小创赚钱效应还是存在。
行情来了跟着热点做一做,游击战变为运动战,但时刻不忘这是熊市,常常玩的是刀口舔血,见好就收。留一份清醒也留一份醉。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看好成长股。海通证券的策略,成长仍是主线,白马成长为底仓,高成长做波段。接下来要发生的大事很多,指数震荡不可避免,但个股行情会相对活跃。
编辑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