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和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深圳市罗湖区水田小学联合承办的“全国课改名校精品课暨‘数智课堂’展示活动”在水田小学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名师和水田小学骨干教师共同呈献35节课改精品课、9场讲座,充分展示全国教育同行和水田小学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的课改经验和成果。本次活动在线上也引发广泛关注,直播间点击量超过1.5万人次。
水田小学教师陈曦,英语“Reusing things” 课改精品课。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副书记丁光辉在致辞中指出,水田小学近年来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引擎,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化推动课程改革的水田特色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水田小学的教学实践充分表明,课堂改革若要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关键在于立足学情,持续创新,才能稳步前行,扎根发展。在罗湖区构建新型区域教育生态的背景下,罗湖教育人与武汉大学携手合作,打造了全国首个“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旨在推动教育改革迈向新高度,为全国教育数智化创新提供独具特色的罗湖范例。并期望以“数智”教育为突破口,共同描绘罗湖教育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宏伟蓝图。
音乐课堂上,水田小学李玥老师讲授《名曲欣赏——胡桃夹子管乐乐曲》,利用多屏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用“双师教学”实现课堂调控和精准互动。
水田小学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早在2016年,学校便开始逐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无线网络全覆盖以及所有教室高密度无线AP的配套、丰富的数字化教学工具与先进的智能教学系统,为学生营造了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全面实现了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下午的讲座分享中,水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肇贵率先进行了题为《数字化融合创新课改实践探索》的主题分享,介绍了学校在数字化融合创新方面的理念与取得的成果。在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水田小学致力于开发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同时,学校结合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活动,深入实践基于大单元、项目式、跨学科等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项目式学习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展望未来,水田小学将继续拥抱科技,回归教育的本质。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