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赴音乐之旅!“凤凰茶馆新世纪音乐会”闪亮登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4-13 16: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令观众领略到别具一格的听觉盛宴。

春日鹏城,与音乐有约。“凤凰茶馆新世纪音乐会”日前在凤凰茶馆深圳湾店举行。年轻的音乐作曲家吴俊兴现场给观众带来一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10首原创的曲目,风格各异,令观众领略到别具一格的听觉盛宴。

吴俊兴,他在8岁开始学习钢琴。2015年,他踏入电子音乐的世界,自学掌握了Moog合成器和80年代的复古数字合成器,甚至在一场演出中独立操作了14部合成器。同年,他在德国发行了他的首张专辑《Oh Marry》,音乐里融合了他对前卫新世纪音乐的理解和独到见解。

2017年,他的音乐旅程带他来到了新西兰,他在那里的皇后镇Kora山记录了16种不同鸟类的声音和自然的声场,这些录音后来成了他的4000kz赫声疗愈音乐的一部分。2020年,吴俊兴在Hugo厂牌发行了《Classical Works》,收录了他自己创作的奏鸣曲和吉他协奏曲的个人精选集,展现出他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深厚功力。

吴俊兴的创作触角从摇滚的即兴张力延伸至民谣的叙事性,从电子音乐的声景构建涉猎前卫摇滚的戏剧化叙事。他擅长将不同音乐语汇解构重组,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以合成器为核心,不仅限于世界民乐,更深入爵士与蓝调的脉络,并擅长将传统民乐的乐器特性与爵士蓝调的节奏逻辑转化为电子模块的参数。

吴俊兴的合成器演奏会是一场跨越音乐流派边界的实验性探索。他的风格,本质上是通过合成器技术将全球民乐的地域性特质、爵士的即兴精神与蓝调的情感张力,与电子、古典、摇滚等流派的声学特性熔铸成新的音乐形态。他并非简单拼贴流派元素,而是以技术为媒介,将不同文化的乐器音色、节奏逻辑、和声系统转化为可编程的声学参数,最终形成一种超越地理与历史的听觉语言。这种创作既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融的回应,也是对声音可能性的哲学性探索——在数字与自然、传统与未来之间,重新定义音乐的边界。

在本场音乐会中,吴俊兴带来了《凯瑟琳·阿拉贡》《绿袖子》《高地》《意象之海》《悲伤的梦》《雨影》等10首原创乐曲,以富有激情的演奏给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音乐大门。不少观众认为,此次演奏会非常令人惊艳,吴俊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展现出他对音乐的独到理解。

鹏城春日,一杯茶,一首沉浸式的乐曲,给城市带来了浪漫的气质。凤凰茶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举办这系列音乐会的方式为市民带来富有松弛感、艺术性的文化生活。“吴俊兴的音乐融合国内外多样文化,充满自然主义和个人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今后还将持续推出他的专场音乐会,让更多人能聆听他的音乐。”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