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观鸟协会理事罗时荣再次在深圳湾拍摄到一只特殊的蒙古沙鸻——这只因左脚掌缺失被昵称为“鸟坚强”的小鸟,已连续五年准时回到深圳湾越冬。
2021年8月22日,罗时荣在人才公园首次发现了这只特别的蒙古沙鸻。“它混在一大群鸟中格外显眼,左脚的伤处已经结成了一个球状疤痕。”罗时荣回忆道,“当时很担心它能否在野外生存,以为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相见。”
令人惊喜的是,这只残疾的小鸟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它不仅顽强存活下来,还每年准时完成迁徙。
“断脚严重影响它的奔跑速度,觅食也不如其他鸟儿灵活。”罗时荣解释道,“蒙古沙鸻通常需要在滩涂上快速奔走觅食,但它克服了这些困难。”
据介绍,蒙古沙鸻体长约20厘米,属小型涉禽,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东部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季会迁徙至澳大利亚等地。而“鸟坚强”的外形则比一般的同类小鸟显得更加圆润饱满。
“这简直是个生命奇迹!”罗时荣感叹,“它不仅完成了艰难的迁徙,还连续五年回到深圳,说明深圳湾湿地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稳定,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多次观测之后,深圳观鸟协会为“鸟坚强”建立了专属档案,汇集众多观鸟爱好者的观测记录。
五年以来,这只特别的候鸟每年8月抵达深圳湾,次年4月至5月初随鸟群北迁,推测其繁殖地在青藏高原一带。
不仅罗时荣,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也纷纷加入了“鸟坚强”的“站哥站姐”团,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只令人惊叹的小鸟,观鸟爱好者们纷纷表示,每年见到“鸟坚强“就像遇见老朋友一样亲切。
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生命的顽强令人感动”,“希望深圳湾永远成为它们的家园”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