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市委部署,龙华区多措并举、“干”字当先,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落实。全区六个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一社区一特色”等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善基层治理、提升民生福祉,借“百千万工程”春风,描绘出一幅美丽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观湖街道
社区优化为民服务 基层治理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观湖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具体指导下,稳步推进社区基层治理工作。
观湖街道大和社工村。
据了解,观湖用三年时间分三步走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生态树”工作,优化社区治理特色路径,打造“一社区一主题一阵地一品牌”体系,形成体系完整、良性运行、特色鲜明的城市基层党建“拳头产品”。
观湖街道鹭湖社区践行“精智治街协同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人城产”融合发展新路径。鹭湖社区联合辖区智慧停车企业捷顺科技及其旗下企业,选取联嘉祥科创、翰宇药业、伟禄雅苑、中心公园等9大项目进行商居错峰停车,整合提供共享车位1000余个,极大缓解了该片区“停车难”问题。
观湖街道大和社工村是全国首个社工村,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地,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强化党建引领,街区扎实推进党员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社区丈量”行走活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同时,还组建了街区治理委员会,邀请社区党员、志愿者、居委会委员、社会组织成员、热心群众和网格员共同参与街区事务,有效拓展了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大和社工村”基层治理模式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典范样本。
在观湖,上围艺术村通过“动漫IP基地”等特色治理品牌,引入各类艺术人才进驻,实现了从昔日衰败古村到省级文旅名片的跨越。观城社区创新“三升级”助力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新田社区互联共建激活集体经济,新源社区“一园一厨一市”创建友好社区,松元厦社区家风文化探索基层治理,润城社区借帮扶街区多元发展促振兴,松轩社区精准服务解企忧,樟溪社区推出“红色物业”暖民心项目。这些稳步推进的特色项目,正助力“百千万工程”在社区走深走实。
民治街道
创新社区治理工作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漫步民治街道,处处都是“百千万工程”结出的硕果。在民乐社区,“幸福花街”依序排开,满是人间烟火气;在上芬社区,登上央视新闻的哪吒主题彩绘墙抓人眼球;在白石龙红色村落,往昔烽火岁月仿佛在眼前重现,红色精神在此传承……
民治街道红山社区长者饭堂。
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民治街道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智创民治、中心之城”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民乐社区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街道对其高度重视,制定详尽的《民乐社区“百千万工程”培育村创建方案》,明确29项任务清单。除打造“幸福花街”外,还建成亲邻共建林等,创新推出“双楼栋长”服务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相关经验做法不仅在区指挥部《工作信息》刊登,还被《南方日报》深度报道,成为基层治理的优秀范例。
在全区“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民治街道牵头负责5个项目,均稳步推进。其中,民治“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圈项目极具亮点。街道立足“智慧+养老+未保”服务定位,打造全市首个“长者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服务示范点,以及全区首个市场化、智慧化长者饭堂红山社区长者饭堂,贴心的服务与创新模式获央视宣传报道。
各社区还因地制宜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品牌。白石龙社区依托“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红色资源,稳步推进红色村试点工作。上芬社区精心打造哪吒主题彩绘墙,登上央视新闻。北站社区聚焦重点群体精细服务,关爱服务案例获省“百千万工程”工作信息宣传推广。红山社区积极探索“共理模式”,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从环境整治到文化活动组织,多元主体共建,撬动资源共享,该模式获《光明日报》报道。
民治街道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在“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中融入智慧化、数字化元素。民乐社区打造了全区首个一屏观社区数字VR地图、落地全市首个智慧养老展示体验中心,北站国际商务区工联会AI数字人“小龙”智慧工会建设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接下来,民治街道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风貌颜值、城中村治理以及典型村(社区)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龙华街道
特色项目“点”上突破 牵引带动“面”上开花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龙华街道将“百千万工程”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抓手,在党建引领、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龙华街道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龙华街道制定特色项目总方案及各项目具体落实“1+6”工作方案,挂图作战,通过特色项目“点”上突破,牵引带动“面”上开花。
今年,龙华街道新增重点培育类项目“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现代活力小区建设”,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各领域工作齐头并进。其中,知名机构赛迪发布“2024活力街道500强”榜单,龙华街道位列第三。街道圆满完成龙华二小改扩建意见征集,创全市通过征求意见解决学校、小区同宗地用地手续成功范例。城区品质持续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全区率先启动,加装电梯工作全区第一。推动城中村“城市管家”进驻率达100%。
龙华街道高位推动强化全局统筹,在全区率先实施“一社区一特色”行动计划。经过一年多探索实践,各社区“百千万工程”特色项目多点开花。油松社区以“数”赋能、以“智”提效,打造数字社区工作台,获评龙华区“社区工作管理平台应用优秀社区”;富康社区创新推行社企服务“圆桌会议”机制,助力中国石化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华联社区创新推出“协同育人成长营”,通过“家校社警医”多方协同联动,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成长支持体系;景新社区联合壹成商圈党委成立“景新夜校”,创建“社区搭台+商户主导+居民参与”共建共享机制。
龙华街道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政企社联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组建“以商引商委员会”,创新政企协同招商模式,年度服务项目总产值占街道招商引资总量75%以上。因地制宜推动辖区股份合作公司多元化发展,以高坳新村为试点,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联动中建五局三公司、中铁九局集团等社会力量参与松和社区“邻里庭院”改造。清湖股份合作公司提供场地,多家爱心企业捐资,与社区党委共建清湖社区“亲工营地”。此外,该街道“1+1+N”社会组织综合救助工作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为来深建设者提供关爱、救助等“一站式”服务。
大浪街道
“城市管家”100%进驻 提升城中村品质
记者获悉,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大浪街道始终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深入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打造“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大浪样板。
大浪街道水围儿童友好城中村“知识岛”。
该街道以品质雕琢为核心,不断绘就美丽宜居的新画卷。一是致力于打造高颜值城区风貌。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完成10个环境提升类工程项目、4个城市第六立面提升项目,精心打造“最美阳台”“最美庭院”等工程84处,同时打造2个市级绿色宜居社区,创建时尚艺术大厦等2个市级海绵城市典范项目。在实现高效能物业管理方面,该街道通过推进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城中村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95%、物业小区党组织单独组建率动态维持100%。值得一提的是,该街道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管家”100%进驻,其中6个无物业城中村采用“全委托接管”模式,实现从“无人管”到“专业管”的转变。
大浪街道聚焦重点项目,激活发展新引擎。一是聚焦“1+10+N”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街道持续推动特色项目建设,其中水围新村已成为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中村,第二批营商环境监测点完成铺设。2025年,该街道又新入选4个特色项目,分别是“传承大船坑麒麟舞”“创建广东省森林城镇”“龙华区首支‘国资+集资’股权投资基金”“夜间经济示范项目—大浪商业中心”。其中,“创建广东省森林城镇”项目已被列入区级“1+10+N”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类项目”。在探索集体经济转型路径方面,创新国资合作模式。街道成立了全区首支“国资+集资”股权投资基金,推动股份合作公司盘活长期资金、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引导股份合作公司通过自改或与国企、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进行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目前,已有4家股份合作公司进行园区改造或有改造意向。
大浪街道还积极探索“两社三中心”,纵深推进“一社区一特色”工作,构建了“示范引领+压茬推进”社区发展格局。
下一步,大浪街道将围绕硬件筑基、服务提质、发展增效三大攻坚方向,促进社区与城中村建设从“补短板”向“提品质”跃升,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福城街道
推进五个方面工作 促进民生福祉提升
今年以来,福城街道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按照省、市、区部署,围绕“四个乡村”建设目标,从宜居街区、特色项目、风貌提升、公共服务、集体经济5大方面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展开,展现出“百千万工程”的福城路径、福城力度、福城形象、福城风格。
福城街道茜坑老村环境宜人。
落实“物管进村”工作,探索现代化物业管理模式。对照全区城中村物业考核标准,福城以顾问形式指导城中村开展物业服务提升行动,32个城中村实现“城市管家”物业进村。接下来,福城将着力探索更符合福城实际的城中村物业模式,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体系,提升城中村物管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加强特色项目培育,打造城中村综合提升示范项目。福城以茜坑老村为试点,利用闲置土地建设露营广场等绿美空间,串联村内外17个景点,形成特色“茜”游路径。发动48家爱心企业深入参与老村共建,打造具有公益、教育、科普、邻里互助功能的“半亩田园”共建花园,具有便民服务、睦邻议事功能的亲邻阵地。持续推进茜坑老村“科技乡村”建设,积极引入数字化便民设施,建成500平方米复合型室外智能健身房。打造科创型企业首发应用场景,协调1000平方米场地助力美团建设无人配送车充电站。
擦亮绿美福城底色,构建文化生态融合的城中村景观。福城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围绕新塘等城中村规划建设35个“口袋公园”。接下来,福城将进一步发掘利用武馆村、丹坑村等本土自然和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广场、民俗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区等项目,不断提升城中村的景观风貌。
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发展城中村特色化便民服务。福城完成了大围新村等城中村电力迁改工程,建成塘前老村风雨球场等“平急两用”公共文体设施。接下来,街道将引导城中村引入干洗、缝纫修补、锁匙配件等便民服务;试点开展城中村星级商铺、特色商铺评比等活动,营造都市烟火氛围。
推动集体经济转型,鼓励股份合作公司拓展发展途径。福城将推动股份合作公司探索城中村物业自主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家政、维修等增值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租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升级。
观澜街道
打造样板人文空间 建设东方美学片区
记者获悉,观澜街道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城市管家”进驻工作。同时,全力推进“两社区三中心”建设,大富社区获评为“五星社区”。“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建设项目选入龙华区百千万工程《“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N”类重点培育项目。
观澜版画村风景秀丽、游人如织。
记者获悉,观澜街道大力开展“城市管家”进村工作,截至今年3月,观澜街道31个“城市管家”城中村考核项目中,已有28个以顾问形式进驻。同时,街道每月组织各社区工作站对已进驻“城市管家”的城中村进行考核评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人员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区委社会工作部综合考察和工作安排,观澜街道选取大富、君子布社区作为试点,推广应用“粤治美”数字化平台,积极发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工作人员、股份公司成员、楼栋长、楼栋联络员及街道各职能部门人员等群体注册使用。截至目前,两个社区认证居民累计达430人,其中大富社区获评“五星社区”、君子布社区获评“四星社区”。
2025年,“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建设”项目选入龙华区百千万工程《“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N”类重点培育项目。目前,街道已经初步编制完成《龙华区观澜红木版画文旅片区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并委托院士团队全面启动高质量项目策划及建筑风貌研究,片区整体发展策划已完成,其中观澜公共文化中心建设完成总形象进度85%;裕新路设施完善工程正在编制可研;鹭湖文体旅游公司已租赁扬宇富产业园,计划改造建设“观澜壹号东方美学文化园”。
与此同时,在推进“一社区一特色”行动方面,观澜街道以建设“数字观澜 人文家园”为抓手,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形成广培“俄地吓艺术村部落”、牛湖鳌湖“艺术街区”等一批样板人文空间,以及“农趣间”“邻里菜地”“同乐书厢”等特色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观澜古墟、观澜红木、观澜版画村为代表的“广东深圳‘守望田野’乡村非遗探索之旅”成为深圳唯一入选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 王雪敏 陈欣 周德萌 黄晓华 吴春华 通讯员 谭月恒 刘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