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城社区公益瑜伽课堂连续举行11年,创新公益助学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温振威
04-07 15: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义家人助学志愿者协会携手各瑜伽馆与南头城社区共同开展的公益瑜伽课堂,迎来了第11个年头,持续多年的公益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健康与活力,更在公益助学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传递爱心与温暖的桥梁。

在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南山区义家人助学志愿者协会凭借其丰富的公益组织经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瑜伽志愿者们跟各瑜伽馆长期坚持沟通协调交流、招募专业持证的瑜伽老师来公益课堂授课;南头城社区则提供场地支持,为公益瑜伽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种多方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也为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益瑜伽课堂内容丰富且专业。每次课程,老师都会先从基础的瑜伽呼吸法讲起,引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调节身体机能。接着,会教授三角式、下犬式等多种常见瑜伽体式,并耐心纠正学员的不规范动作,确保练习安全且有效。为进一步提升学员身体素质,课程中还融入了适量的力量训练,全面满足学员的锻炼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公益瑜伽课堂在资金筹集与管理上有着规范的运作模式。课堂遵循自愿原则,学员每月捐赠 20 元助学金。这些助学金全部用于乡村学子,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希望。所有助学金均以实名制记录,每月和年度都会进行公示,详细的明细表和汇总表确保资金流向清晰透明。2024年,公益瑜伽课堂已收到助学费3580元,捐助爱心款次数达179次。这些资金统一转入深圳市南山区义家人助学志愿协会账户,专款专用,为乡村学子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公益瑜伽课堂的开办,对社区和公益事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社区层面,它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打破了邻里间的陌生感。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因瑜伽相聚,在共同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营造了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同时,瑜伽练习帮助居民缓解了生活和工作压力,提升了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让社区充满活力。

从公益事业角度来看,公益瑜伽课堂培养了居民的公益意识。学员们在享受免费瑜伽课程的同时,通过缴纳助学金的方式参与到乡村学子助学活动中,实现了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形成了良好的公益循环。这不仅为乡村学子提供了实际的经济帮助,更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公益助学事业,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义家人助学志愿者协会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与瑜伽馆、社区的合作,持续优化公益瑜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同时,协会将进一步规范助学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地用于山区助学项目,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实现梦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李斌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温振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