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深圳河湾文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寻乌县东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组织的溯源东江深圳青少年生态调研团,前往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开展以“探寻东江源头故事・守护碧水青山”为主题的植物多样性与水生态调查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沿着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脉络,追溯香港与深圳的“生命之源”,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深入调研实践 化身“生态卫士”
调研团在桠髻钵山开展调查行动
在寻乌县三标乡的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调研团成员在导师带领下,分组开展植物群落调查、水质采样分析和湿地生态记录。
活动聚焦湿地公园内的水生植物、竹林等典型生态系统,结合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碧水流深”“溯源江河守护碧水”项目的实践经验,通过溯源实践培训,让青少年掌握生态田野调查调研技能。
值得关注的是,团队还参考了 2022、2023、2024 年深寻两地青少年联合调研的成果,对比分析近年来东江源区的生态变化。
传承六十载供水情缘 开启生态守护新篇
调研团成员在桠髻钵山观察水生态
作为粤港两地重要的水源保障,东深供水工程自1965年通水以来,已持续为香港供水60年,累计输送优质东江水超280亿立方米;而深圳东江水源工程自1996年启动建设,至今已成为这座创新之城的“水脉脊梁”。此次活动选址东江源头桠髻钵山,正是为了让深圳青少年深刻理解“一江水润两地情”的历史渊源,感受水资源保护的深远意义。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深圳市绿源“碧水流深”项目的延伸实践。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培育数百名流域污染监督员,200多名流域民间河长,推动福田河、茅洲河等深圳河流治理,拍摄首部民间河流动态纪录片《明溪》,并建立起东江流域环保志愿者网络。
正如活动负责人朱珠所言:“从香港市民的饮水思源,到深圳的生态治水,再到青少年的源头守护,这条‘东江血脉’始终串联着两地的民生福祉。”青少年团队通过溯源调查后将形成调查报告,后续将通过社区科普、校园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递“守护东江源就是守护共同家园”的理念,呼吁更多深圳市民关注东江水,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粤港水脉传奇”。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