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800多万户,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足新时代,聚焦新使命,广东如何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
创环境、优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记者:广东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重商亲商安商护商氛围浓厚。广东是如何落实和践行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的?
王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印发实施《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制造业降成本10条”“技改10条”“科技金融15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78万亿元,呈现“56789”特征: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的进出口额和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新增就业、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
记者:广东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有什么思路和举措?
王伟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完善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落实好中央及我省各项惠企政策,积极谋划一批增量政策,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规范涉企收费,让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记者:今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如何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王伟中:广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本着“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原则,用好“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平台,加强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联系,分领域、分区域建立民营企业代表“点对点”服务机制,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困难和诉求,推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建立“一对一”跟进服务机制,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
促创新、强赋能,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记者:在帮助民营企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口”,推动转型升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广东将采取哪些举措?
王伟中:民营企业是广东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65%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民营企业。我们将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基础前沿技术研究,以更大力度破解“卡脖子”问题。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加大力度支持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更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广东如何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王伟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极具先导性、战略性、颠覆性的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成,工业机器人产量约占全国一半,产业规模、配套能力、企业数量、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位居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提出,抓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抢占先机。
我们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从政策供给、要素保障、拓展场景、人才引育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深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用足用好先进科技赋能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把民营企业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搭舞台、善引导,激励民营企业担当作为
记者:新时代新征程,广东民营企业担当作为、大显身手有哪些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王伟中: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前景广阔。一是产业门类齐,成长出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6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拥有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二是创新能力强,全省7.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九成;三是开放程度高,2024年广东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5.8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额比重为63.6%;四是市场前景广,广东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利好,有1.27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记者:接下来,广东如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勇担重任、善作善成?
王伟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在参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将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大省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