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强震已致超千人遇难,深圳救援力量紧急驰援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文/图 李旻桦/剪辑
03-29 16:2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深圳公益救援队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一条搜救犬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消息,截至3月29日15点40分,全国地震死亡人数为1007人,受伤人数为2389人,失踪30人。地震发生后,中国多方救援力量驰援缅甸地震灾区。3月29日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一条搜救犬,携带搜救设备前往缅甸震区开展救援工作。

深圳公益救援队首批驰援缅甸的队员在集结出发。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此次地震中受灾较重的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地,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数百栋房屋损毁、倒塌,救援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大量人员无家可归,急需帐篷、毛毯、防水布等物资。同时,医院手术设备、抗生素、止痛药等基础医疗物资严重不足,部分医院被迫暂停收治病人。曼德勒国际机场跑道受损,地震发生后航班全部停飞,部分道路也因地震而无法通行,物资运输遇到困难和挑战。

缅甸地震发生后,深圳公益救援队接到应急管理部通知,经向广东省应急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报备,统一在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指挥调度下,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一条搜救犬,于3月29日13时30分出发前往缅甸,预计将于当地时间3月29日22时35分抵达缅甸仰光机场,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应急管理部人员汇合,领取救援任务。

救援队员在出发前各自准备背包的设备。

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首批前往缅甸地震灾区的23名队员均为深圳公益救援队的骨干队员,具有城市搜救、山地救援和医疗辅助等领域的救援经验,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救灾救援行动。

此次前往缅甸,救援队员携带有生命探测装备、轻型破拆装备、卫星电话和公网对讲机等通讯装备,以及包括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内的医疗救援装备等。

前往机场前,救援队员在互相检查装备。

强震导致当地大量基础设施受损,救援工作将面临多重挑战。记者了解到,从缅甸仰光到曼德勒地区的路程大约400公里,其中含有过江路段。由于不少桥梁因地震被毁,救援人员可能需要摆渡过江。

此外,缅甸中部地区天气炎热,白天气温最高达到40℃以上,不管对现场被困人员还是救援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同时,缅甸多地因地震导致电力瘫痪,清洁水源缺乏,加上当地治安情况复杂,这些都将增加救援难度。

深圳公益救援队携带搜救装备抵达深圳机场。(深圳公益救援队供图)

记者了解到,救援队员的背包重达15-20公斤,里面装有个人衣物、个人防护、对讲机、帐篷睡袋、药物等多种装备。由于缅甸地震灾区环境恶劣,此次出发的队员每人还需准备包括饮用水在内至少两天的补给,以防范在当地无法得到有效补给的情况下,依然能开展3-5天的救援工作。

深圳公益救援队员带搜救犬抵达深圳机场。(深圳公益救援队供图)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文/图 李旻桦/剪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