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惠州市大亚湾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以下简称“惠亚医院”)二期项目,于3月28日全面启用。由此,大亚湾已有医疗卫生机构306家,深圳都市圈建设又多一份民生保障。
惠亚医院是校院地携手、共筑健康湾区的合作典范。2013年,惠亚医院一期正式建成运营,十二年来,中山一院先后派出专家教授625人次支持和帮扶;今天启用的惠亚医院二期项目位于一期东侧,以连廊与一期相连,规划床位1482张,全面启用后将为该院创“三甲”和建成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两期共设置58个临床专科,开放床位最高可达2000张,将“合二为一、整体呼应”,形成一个“医疗保健相长、科研教学配套、生活设施齐全、人车分流合理”的院区环境,建成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人文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医院,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依托中山一院强大技术力量支撑,惠亚医院全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将中山一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惠州,填补了大亚湾乃至惠州医疗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开业至今备案国家级限制类技术1项,广东省限制类技术12项。目前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心内科、神经科、急诊全科医学科等在内的6个专科已成功获批惠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让当地及周边广大群众足不出区,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与此同时,惠亚医院持续致力于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近日,惠亚医院正式上线了基于DeepSeek-671B满血版的AI大模型的智慧医疗服务系统,是惠州市首家实现“Deepseek+医疗”全场景落地的公立医院。DeepSeek系统的上线,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AI导诊和智能分诊,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完成挂号的时间大幅缩短,避免了传统就医流程中的繁琐等待。同时,放射影像助手和超声助手的应用,使得检查结果的出具时间更快,患者无需长时间等待,就医体验更加高效顺畅。此外,AI就医助手提供的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就医建议和报告解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表示,“二期启用后,除已配备全球顶尖超高端双源达尔文Force CT等先进医疗设备,还设置了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实现了医护力量的快速投送,这也是中山一院‘空中生命线’的有效延伸拓展,更是我们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30分钟救治圈的再度扩围。接下来通过创‘三甲’进一步全方位锤炼质量、安全、效益和服务,将持续提升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大亚湾区及周边区域群众提供更高标准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据了解,除了惠亚医院“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大亚湾根据全区人口增长情况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提前谋划布局,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分类升级改造项目,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康复病床设置,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解决转区群众就医防病需求,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6家,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7家,分别为三级公立综合医院1家(惠亚医院)、公共卫生专业机构1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澳头、西区、霞涌、西部产业园和石化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街道村一体化管理的卫生站有32间;民营中小医疗机构267家。
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大亚湾组建了由176名成员构成的29个家庭医生团队,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体化卫生站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与辖区内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对于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通过电话预约、主动上门等方式做实做优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