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国采落地广东近一年,三方受益助推精准眼科医疗普惠

深圳特区报 赵璐
03-31 13:59
摘要

“国采政策让精准眼科医疗不再遥不可及,真正实现了‘可望可及’的惠民目标。”

自2024年5月31日起,广东省正式执行国家组织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简称“国采”)价格,这项惠民政策实施近一年来,已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推动了眼科医疗技术的普及与创新。近日,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曾琨就该政策实施近一年来对中老年眼疾患者及眼科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曾琨正在为患者检查。

“国采政策实施后,临床常用的人工晶状体价格大幅降低,但降价不降质,所用人工晶状体仍为原厂家和型号,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曾琨介绍,“以德国蔡司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为例,国采后降价至少40%,从过去的2.2万降至1万多,叠加医保报销,患者自费的部分明显减少,真正实现了全程视力的可望可及。”

在曾琨主任看来,国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她表示,对医生而言,过去因价格门槛限制了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使用,如今患者接受度大幅提高,医生不仅能更从容地制定个性化方案,还拥有了更多实践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对行业而言,国采政策也促进了厂家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利于医疗行业和医疗设备相关产业发展,“可谓是三方受益。”

曾琨介绍,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经济活跃、生活节奏快,中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多元,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和需求背景下,深圳中老年群体展现出了更高的用眼需求。许多患者会在视力严重下降之前主动寻求治疗,希望在恢复视觉清晰度的同时摆脱眼镜束缚,尤其是此前因眼部条件不合适而未能实现手术摘镜的高度近视患者。

针对上述需求,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曾琨介绍表示:“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能够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物需求,实现白内障、老花眼、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的一体化解决,以蔡司三焦点为代表的人工晶体因光学品质出色、平板襻设计稳定性良好备受青睐。”

人工晶状体有单焦点、双焦点、全视觉三焦点等类型,如何选择成为患者关心的话题。曾琨强调:“人工晶状体并非越贵越好,适合患者才最重要。”她进一步介绍,选择时首先要明确在不同距离上的视物需求。近距离包括使用手机、阅读书本、进行手工活动等;中距离则涵盖看电脑屏幕、驾驶时查看仪表盘以及日常家务操作;远距离主要是外出活动和欣赏风景。其次,眼部条件也至关重要,需要通过专业的眼部检查来判断是否适合某种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此外,在选择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时,性格和心理状态也必须纳入考量。若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作简单易用的老人手机,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则如同智能手机,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所以具有积极调整意识且医患配合度高的患者,往往能更快建立新的视觉感知模式,适应起来也更容易。”

(图片由受访医院提供)

编辑 谢欣如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朱海燕



(作者:深圳特区报 赵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