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产1500万吨!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新突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左李军 黄祯
03-20 20: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截至2025年3月中旬,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中国海油流花16-2油田群已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500万吨油当量,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作出新贡献。

“海洋石油119”FPSO进行油气外输作业。(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流花16-2油田群位于距深圳东南约24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由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个油田组成,平均作业水深412米,是目前我国海上开发水深最深的油田群。其采用的“FPSO+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包含了亚洲最大规模的水下生产系统和国内功能最复杂的FPSO“海洋石油119”。

流花16-2油田群以科技创新驱动深海油田高效开发,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海洋石油119”联合科研团队历时三年成功研发水溶性小分子低温破乳剂配方,破解原油在长距离管道输送中因低温析蜡形成的油水乳化业界难题,处理成本较原药剂降低42%。此外,油田群首创我国深水“台风无人生产模式”,通过远程自动控制与伴生气循环利用技术,台风期间工艺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累计减少产量损失15万吨。“海洋石油119”还搭载了国内首套自主设计LPG回收系统,可将伴生气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累计回收LPG超25万吨,减少碳排放75万吨,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这一系列技术成果,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近10年,全球70%至80%的新油气田发现在海洋,其中近2/3集中在深水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增储上产前景广阔。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积极推动深地深海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近年先后投产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等深水产能项目,建成我国最大的深水油气田群,同时成功打造一批以“海基”“海葵”命名的海洋高端装备的“深水重器”,基本构建覆盖“水面、水中、水下、井下”的海洋能源技术体系和装备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左李军 黄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