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蛇年新春至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成为社会高度热议的话题。对此,著名油画家、广东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原副院长冯少协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构思并创作油画新作品《未来已来-2025》(128cm×198cm)。
冯少协以画表达自己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思考:“科技及人工智能使机器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人’,这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类未来会发生什么深刻变化、产生什么深远影响、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油画作品《未来已来-2025》画面总体沿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题材内容上,选取具有现代科幻感的智能机器人半身群像形象为画面前景主体,并占据画面大面积,代表他们已经集结走到人类面前,给人明显的逼近和挤压感。
机器人形象强调现代科技的生物机械钛合金、碳纤维、硅胶、塑料等材料质感,以及造型上线条形体的圆滑流畅感。在表现技法上,则突出写意性,笔触简练概括,大结构大块面。
此作画面以灰黑色为主色调,对应“量子灰”“碳黑”“太空银”等现代科技色,金属高光与其它物质哑光集合碰撞,背景处理虚化模糊并以灰黑色铺染,与前景群像融为一体。作品整体给人强烈、鲜明的机械金属的冰冷、幽峻、酷寂感,具有纯净算力、理性与“未来主义”象征。
同时,其也表达智能机器人的到来,对人们所带来的充满变化、不确定性,以及悲观迷茫、躁动不安、模糊忧虑的复杂、矛盾心态和情绪。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刘三齐称,“此作品对于冯少协个人乃至当前美术界具有较强的学术先见性、探索性、前瞻性和哲思性。”
“这次创作不仅是对未来的思考,也受到赵季平先生音乐作品的启发。”冯少协告诉记者,赵季平的音乐创作,将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和民族器乐里的音乐元素提炼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自身特征的音乐语汇,他在其大气磅礴、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中得到启发。
“油画作品《未来已来-2025》是一幅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力作,可以说既是时政题材,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人物肖像题材,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为未来的‘人’造像。”刘三齐还指出,“冯少协的大量创作都能踏准时代节奏和脉动,这与他时刻保持沉静专注、深度思考探索、持续执着的艺术创作状态分不开。”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