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中英街

陈晓楠
03-17 15:59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诗歌
摘要

这是特区中的特区啊, 前世今生,可歌可泣!

中英街,很窄又很小,

长约250米,宽4米,

它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百年老街,沧桑记忆。

本地先民,客家疍家,

在沙头角的小渔村里,

宗祠奠基,墟市来去,

古井滋润,古榕陪伴,

开枝散叶,代代传递。

鸦片战争,赔偿割地,

难忘1899.3.18,

清英勘界,奇耻大辱,

“华界”和“英界”划定,

一分为二,骨肉分离,

一街两制,界碑耸立,

一半深圳,一半香港,

八个界碑,饱受欺凌,

见证了中英街的历史。

吴氏先祖率众抵抗外侮,

500多位民众誓死捍卫,

“义冢”在山岗长眠不醒。

东江纵队掩护爱国人士,

从香港划过漫漫海滨,

翻越崇林,奔走内地……

俱往矣1979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三来一补”,吸引外资,

第一家中外合资丝花厂,

在中英街惊世成立,

产品从沙头角远销国际。

人丁兴旺,商贸兴起,

物美价廉的免税商品,

低价的黄金,让人痴迷,

波记、华港、实惠、良记,

商场兴建,开业迎客,

布料丝袜、手表、相机,

商铺林立,热闹拥挤,

“天下第一镇”,川流不息。

1997年香港回归,

改革开放,深港一体。

而今,中英街重塑形象,

一界一墟,一巷七街,

商旅触合,宾朋相聚,

背靠梧桐,南临大鹏,

滨海长廊,涛声相迎。

“鱼灯舞”,非遗传递。

浮雕墙上,发人深省,

《让历史告诉未来》,

警世钟响,震撼心灵,

百年抗争,薪火不息。

中国历史文化的名街,

多元文化,和谐发展,

深港共生,手足情深。

同一条街,共一井水,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

这是特区中的特区啊,

前世今生,可歌可泣!

文图:陈晓楠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