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梯一次付费几毛钱,老旧小区加装“共享电梯”真香了|小区大件事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文/图
03-11 16:0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政企民三方共担此前,深圳罗湖区东乐宿舍楼采用的“共享电梯”模式曾引发关注,有不少人认为其创新机制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新引擎”。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事是居民热议话题。读特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资金筹措艰难、住户利益难以协调等问题,成为老小区加装电梯进程中的 “拦路虎”。此前,深圳罗湖区东乐宿舍楼推行的 “共享电梯” 模式备受瞩目,不少人视其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创新范例与可复制的 “新引擎”。那这一模式能否成为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案?电梯投入使用已有半年,日前,读特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共享电梯运行情况。

“共享电梯”模式:政企民三方共担

东乐宿舍楼。

时间来到2024年7月,位于深圳罗湖区的东乐宿舍楼依据业主投票意见,为两栋楼24户居民加装了两部特殊电梯。这部电梯的特殊之处在于:每部电梯造价60多万元,深圳市政府补贴30多万元,电梯承建方垫付30万元。居民坐一次电梯,需要支付2毛至8毛的费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楼层包月进行使用,收费方是电梯承建方神州通立电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通立电梯公司)。此外,使用者一个电话,公司就直接参与维保。

这种模式主要与电梯产权有关。东乐宿舍楼业主与电梯承建方,各自拥有电梯一半的产权。交费15年后,电梯承建方将按照合同约定,把手中50%的电梯产权份额归还给东乐宿舍楼的业主们。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共享电梯”。

作为深圳市首批试点项目,东乐宿舍电梯改造获得政府专项补贴34万元,电梯承建方神州通立电梯公司垫资30万元。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投一点”的共建模式,将居民初期承担费用降低至零。深圳市住建局更新处负责人表示,该模式已纳入《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引(2025修订版)》,财政补贴比例最高可达总造价的50%。

运营半年成效显著,居民满意度高

如今,共享电梯已经投入使用半年,运营情况如何?神州通立电梯负责人彭伟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共享电梯在东乐宿舍的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自投入使用以来,居民反馈积极,主要得益于其合理的收费模式和便捷的使用体验。彭伟表示:“从我们上一次收集的反馈显示,居民对共享电梯的满意度较高,因为每月的使用费用并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彭伟还提到,神州通立在深圳已经签约了300多台电梯,占深圳市完成量约30%。目前,公司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共享电梯有20多台,另有70台左右处于施工阶段,所有电梯均采用共享模式运营。这种模式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业务增长。

“共享电梯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运营模式。业主只需支付较低的承接费,即可使用电梯,而电梯后续的维护、保养等问题均由神州通立电梯(深圳)有限公司负责。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常见的资金筹集和后续管理难题,使得加装电梯变得更加可行和可持续。”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了居民对共享电梯的使用体验。住在东乐宿舍七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电梯的使用情况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按楼层等价这种共享方式还是很合理的。我们家是包月的,一家人用一张卡,平时是人脸识别智能计费,有朋友过来拜访可以直接在APP上操作电梯,使用起来蛮方便。”

模式优势:破解资金与协调双重难题

南湖街道新南社区党委副书记方思念向记者提到,东乐宿舍近年来组织尝试了多种形式,包括“政府补贴+业主自筹”模式。但以一部电梯60多万元的造价来测算,每户最少4万元,最高可能接近10万元,有居民认为负担比较大,也有居民担心后续管养问题,居民意见难以协调,直到引入了“共享电梯”模式

记者通过了解得知,传统加装电梯需居民自筹数十万元,高低层利益矛盾突出,尤其低层住户常因采光、噪声等问题反对。而“共享电梯”通过企业垫资和政府补贴降低初期负担,按需付费机制平衡了使用频率差异。杭州早在2021年试点类似模式,2024年新装电梯1092台,通过“平层入户”设计和社区“加梯帮帮团”化解技术矛盾与邻里分歧。深圳的这种加装电梯模式在明确企业负责后期维护的情况下,也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维修基金分摊争议。

仍需完善法规与长效监管

尽管“共享电梯”成效显著,但长期运营仍需政策护航。深圳市深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专家邢桂枝向记者指出,共享电梯一般是指由电梯施工方垫资安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后,在每次使用时向乘梯人收取电梯使用费。“我认为目前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收费标准的定价、共享电梯使用单位资格的确认等问题。”多地经验表明,政府统筹规划至关重要。

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需加装电梯的老旧住宅超200万部,目前仅完成约2万部,缺口巨大。“共享电梯”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但其推广需结合地方实际。例如,深圳依托高额政府补贴和企业产业链优势控制成本,而昆明、杭州等地则探索“代建租用”与社区自治结合的模式。未来,随着城市更新加速,这一创新机制或将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标配”,让更多居民告别“爬楼时代”。

共享电梯模式的成功应用,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多老旧小区得到推广,为居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