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痛”!50岁以上人群面临更高风险,积极预防是关键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3-02 17: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2月24日-3月2日是带状疱疹关注周。“预防带状疱疹,健康中国家”深圳站主题科普活动顺利开展,深圳疾控、公卫、皮肤科、心内科等多领域专家一起,围绕带状疱疹的疾病负担、高风险人群(50岁及以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疾病预防和管理等重点话题展开讨论,提升全社会对疾病风险的认知,促进主动健康和预防先行,推动健康老龄化,共筑“健康中国家”。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刘刚致辞表示,深圳在积极探索医防融合的新思路,包括在2023年就开展了成人疫苗处方试点工作,鼓励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主动向居民推荐和告知接种带状疱疹等疫苗对疾病预防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接种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圳卫健委、深圳疾控等微信公众号面向公众进行疾病科普,制作一些轻松有趣的短视频来打开健康科普的“大门”。希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快深圳在疾病预防领域的创新步伐,持续完善预防接种体系建设,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深圳力量。

50+人群需警惕!带状疱疹疼痛不容小觑

带状疱疹是一种跟免疫力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下降,潜伏在人体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再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廉翠红表示,“50岁以上的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带状疱疹的疼痛被称为‘会呼吸的痛’,它是一种持续的痛,有的人甚至持续十年或更久。在门诊中很明显可以发现,带状疱疹患者有着特殊的面容和体态,面容是痛苦的,身体不能站直,连关一下门、大声说话都会引发像放电一样剧烈的疼痛,很显然这种疼痛已经引起了患者较为严重的神经敏化现象。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中老年人有病不及时就医、喜欢自己乱治,对疾病不重视,痛到实在难忍才过来就诊。患者一旦确诊带状疱疹一定要把握好72小时黄金治疗时间,尽早进行规范的诊疗,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对于50+人群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远离疼痛的一种有效手段。”

心血管疾病遇到“生蛇”,容易误诊、治疗复杂是常态

慢性病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9%。

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华东提醒,“带状疱疹所引发的疼痛,在症状表现上与心血管疾病的疼痛极易混淆。曾经有一位阿姨心梗治疗后生活正常,后来她出现左胸痛,以为是心脏病却并未排查出心脏问题,三四天后出疱疹才确诊带状疱疹,但是由于错过抗病毒治疗黄金时间,她疼痛半年多才好。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还需要及时前往疼痛科或皮肤科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延误病情。慢性病患者还是要提升疾病预防意识,尽早接种疫苗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的发生,避免发生慢性病叠加带状疱疹后给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双重折磨。”

10分钟疫苗服务接种圈,为家庭健康“护航”

积极做好疾病预防是关键。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国兵强调:“预防医学秉持着‘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倡导公众要做好自己主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方面,它可以延长平均寿命,让老年人老了以后不得病、少得病、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预防医学可以极大地降低疾病治疗所产生的经济负担,从宏观层面减轻公共卫生压力。我们曾做过一个研究,预防医学上每投入1块钱,在医疗系统方面,在疾病治疗上的成本就可以节省8-10元。因此,预防医学对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而言都有很大的助益,不仅能够帮助个人远离疾病困扰,维护良好的家庭和谐关系,同时有助于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而疫苗是特异性预防疾病、主动健康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帮助缓解老年人伴发的慢性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专家呼吁中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到家门口的社区做好健康咨询,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副主任医师卢紫燕介绍:“深圳在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推进预防接种体系建设方面成果显著,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在硬件设施完善上,全市布局了600多间各类预防接种门诊,构建起‘10分钟疫苗接种服务圈’,极大地提升了市民接种疫苗的可及性。在信息化服务推进方面,打造了‘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优化市民接种体验。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尽可能地将更多疫苗费用纳入深圳医保支付范围,切实减轻市民的经济负担。此外,在每年的预防接种宣传日,深圳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疾病预防和接种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市民对疫苗接种的认知。未来,深圳将持续推进预防接种适老化项目,希望通过这些便民创新服务,让深圳居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尽早意识到疾病危害,主动做好疾病预防,为自身健康增添保障,让预防接种服务更好地惠及每一位市民。”

“能不能打、怎么打、有没有接种禁忌?”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疫苗接种疑问,专家提醒,在选择疫苗时,居民除了注意个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外,建议向专业医生咨询拟接种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等更多详细信息,选择适宜自己的疫苗。具体可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其中,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在其他工艺疫苗可获得的情况下,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