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U20亚洲杯,进行了大面积人员轮换的中国队在宝安体育中心1∶2不敌澳大利亚队,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中国队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将是伊拉克、沙特、约旦和朝鲜队中的一支。如能再进一步杀进四强,中国队将20年来首次杀进世青赛。
这样的局面,在春天的深圳出现,你无法不相信,中国足球或许真的——回春了。
蒯纪闻(红衣)在2月18日晚的比赛中打入澳大利亚队一球。视觉中国供图
亮眼
接下来,国青将在淘汰赛面对B组伊拉克、沙特、约旦和朝鲜队中的一支,若能闯进本届亚洲杯四强,就能成功获取明年世青赛的资格——这不仅将终结20年的等待,更可能成为中国足球触底反弹的转折点。
国青主帅久尔杰维奇直言:“这批球员每一个人都极具特色,他们的斗志和技术,让我相信他们能创造中国足球的历史。”
这些面孔稚嫩的少年,正用他们的方式,发出最响亮的呐喊。他们或许不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但他们一定是“撕破牢笼”的先锋。
本届国青群星闪耀。依木兰与陈泽仕组成双后腰,是一副能奏响美妙旋律的“节拍器”;蒯纪闻和刘诚宇的攻击组合,再加上神奇替补朱鹏宇,这样的攻击线不仅打破了此前国字号队伍“进球难”的桎梏,更展现了技术流踢法和多样化的进攻手段;西班牙留学的边后卫杨希,在久尔杰维奇的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频繁插上助攻并与前场球员形成叠瓦式配合,他的传中质量和跑动覆盖为边路进攻增添了层次感……
但要说小组赛国青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球员,很多人一定会选择王钰栋。作为前场核心,王钰栋以犀利的突破和精准的传球成为国青队左路进攻的发动机。他的速度与传中能力极具侵略性,常通过内切或下底制造威胁。三场小组赛,他多次利用地面直塞撕破对手防线,展现了超出同龄球员的战术意识。
王钰栋幼年在深圳踢球,10岁去上海,16岁登上中超赛场,媒体评价其“最有希望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年轻球员”。面对漫天赞誉,这个喝着咖啡提神、写训练日记的少年,拥有同龄人罕见的低调,“我现在想的只是将本届比赛踢好”。
低调、勇敢、聪慧且不失个性——这是王钰栋的特点,也是这届国青球员的群相。这支U20国青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足球的未来。他们的故事,远未结束。
王钰栋。新华社发
来处
竞技体育的世界里,胜利者的故事最容易被讲述——站在确定的终点回溯,为这些令人欢喜的片刻增添更多必然的论据。
“05后”新星集体爆发的背后,其实是青训体系多年来默默耕耘的结果。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中国足协加大了对青训的投入,全国建成了3万余所足球特色学校,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梯队也逐步完善。
而当我们追溯这批2005年龄段球员的成长轨迹时,会发现他们是中国足协“165青训行动计划”的第一批毕业生。该计划自2017年启动,强制要求中超俱乐部配套U13-U21六级梯队,并在全国建立43个青训中心。这些戴着智能脚环训练的少年,首次系统接受了运动科学监测,他们的训练时长从前辈的日均2小时提升至4.5小时。
“过去青训就像放羊,现在每个动作都有数据支撑。”杭州绿城青训总监池谷友良指着战术板上的热力图说道。这位日本教练见证了中国足球转向技术流的决心:2019年起,中国足协要求所有青少年赛事必须执行“四级联赛技术标准”,禁止U15以下球队使用长传冲吊战术。正是这样的强制性规定,锻造出本届国青队每场比赛都拥有超过50%的控球率。
而本届U20国青队中,超过80%的球员效力于中超、中甲梯队,他们在各级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诚宇。新华社发
未来
这本书,翻过这一页,才能书写下一章。
小组赛昂首出线,世青赛就在不远处。此刻需要的不是廉价的狂欢,而是保持战略定力的清醒。
在为国青队进攻端表现惊喜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著名评论员张路就明确指出,这一届国青队面临两大短板。第一个就是体能瓶颈,尤其是下半场60分钟后,球员体能明显下滑,导致防守漏洞增多;第二个是防守稳定性不足,中场覆盖不足与后卫单兵对抗能力较弱的问题在淘汰赛阶段可能会被放大,尤其面对强敌时需警惕反击威胁。
这支球队的成长轨迹,注定将成为中国足球复兴的重要注脚。而在本届亚洲杯的爆发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并不能代表中国足球已经彻底走出困境。在通往世界足球强国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泽仕。新华社发
在小组赛第二轮对阵吉尔吉斯斯坦的比赛中,替补上场打进两球的朱鹏宇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进了两球,但我希望能为球队贡献更多,因为我知道,我们能做得更好。”
在他清澈的眼睛中,闪烁的是积蓄的力量,也是希望。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