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深圳各地张灯结彩,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从大鹏的英歌舞到宝安的盆菜宴,从社区的文明市集到商圈的非遗表演,多彩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感受这座现代化都市中的传统年味与欢乐时光。
大鹏
文明实践市集吸引“一老一小”
“团圆启新岁 欢乐闹元宵”2025年葵涌元宵文明市集昨日在大鹏新区三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火热开启。
“元宵节最早叫什么?”“汤圆与元宵制作工艺有何不同”?在活动现场的“民俗知识大挑战”环节,知识擂台掀起了节日里的“最强大脑”角逐。
濛濛的春雨未能阻挡参与活动群众的脚步,从白发老者到垂髫稚子争相抢答,10道深度定制的文化考题让传统智慧焕发新活力。同步进行的“默契大考验”则让五口之家组团挑战肢体解谜,欢笑声中见证亲情升温。
市集另一边,非遗传承人与居民共同演绎“变废为宝”的绿色智慧。废旧红包在巧手翻飞间变身玲珑灯笼,200余位参与者用创意点亮环保理念。“这个活动既教我们传统手艺,又宣传环保,连孩子都学会用红包壳做装饰了。”带着女儿参加活动的李女士展示着亲子制作的红包形灯笼说道。
活动现场,主办方精心设计的“欢乐集章行”也同样是人气焦点之一。居民持定制集章卡穿梭于八大主题区:在消防安全体验区学习灭火器实操,于妇女权益咨询台获取法律锦囊,投壶竞技场传来阵阵喝彩。完成全部打卡的居民不仅兑换到限量文创礼品,更在趣味互动中收获实用知识。“边玩边学防诈技巧,这样过节蛮有意义!”集齐8枚印章的张先生点赞道。
据了解,葵涌办事处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团圆启新岁 欢乐闹元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除了三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土洋社区、坝光社区、葵丰社区也在元宵佳节为辖区长者送上了温暖的汤圆,组织开展欢乐庆元宵、长者茶话会、“耆迎幸福年”等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深圳晚报记者 杨娇 朱冀
107人豪华英歌队舞进古城
昨日,在潮阳英歌非遗传承人郑灿彬领衔下,由107人组成的英歌队从较场尾巡游至大鹏所城,以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华战舞”共庆元宵。
▲英歌舞队伍在大鹏巡演。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今年是中国的第一个“非遗版”春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英歌舞也首次惊艳亮相央视春晚,舞锤上下翻飞,喊声气势如虹,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而本次在大鹏的英歌表演,是深圳近期最大规模的一次英歌舞展演。
光明
“萌蛇小时迁”商圈圈粉无数
昨晚,光明区大仟里商场,普宁南山英歌队在此带来精彩表演,这不仅是其首次来到光明,更是春晚后的深圳首秀。
▲普宁南山英歌队在商圈开演。深圳晚报记者 李鸿婷 摄
自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普宁南山英歌队便备受瞩目。活动现场,清脆的鼓槌碰撞声与队员们激昂的呐喊交织,原汁原味地重现了英歌舞的独特魅力。舞者们刚劲有力的动作,配合默契的阵型变换,将英歌舞的豪迈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观众们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与欢呼声。
现场还迎来了众多惊喜嘉宾。“最美孙二娘”“英歌小木兰陈锦珊”“萌蛇小时迁” 等角色的扮演者惊艳亮相,他们生动的演绎,为这场表演增添了更多看点,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英歌舞丰富的角色内涵。“萌蛇小时迁”更是“圈粉”无数。在普宁南山英歌队大巡游中,手持布蛇,头戴时迁帽的英歌舞表演者陈楷铭因扮演“时迁”的角色在网络走红,网民亲切地称他为“萌蛇小时迁”。今年春晚,英歌舞表演登上春晚舞台,“萌蛇小时迁”再次走红网络。
市民麦先生说:“今年春节假期没去成普宁,错过了英歌舞表演,没想到元宵节在光明也能看到。英歌舞真的很震撼,很鼓舞人心。”
深圳晚报记者 李鸿婷
坪山
麒麟巡游闹元宵
元宵佳节上午,“麒动坪山”2025年坪山元宵麒麟巡游展演活动举行。
▲麒麟巡游热闹非凡。 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巡游活动起自东江纵队纪念馆,途经东纵路、东胜街、建设路,以坪山影剧院为终点,贯穿坪山街道的主要街区。居民们近距离观赏麒麟巡游活动,麒麟队或跳跃、或打滚,或“蹿桌过桥”,或“登云望月”,好不欢腾。边行进边表演的队伍与沿途居民热情互动。
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宝安
千人盆菜宴 浓浓团圆情
昨晚,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社区、钟屋社区举办了2025年新春团圆盛宴,共计近四百桌,席间欢声笑语,人们共聚邻里乡情,尽情享受欢聚时光。
▲令人垂涎的大盆菜。 深圳晚报记者 黄励铮 摄
盆菜宴已成黄田人每年正月十五的“保留节目”。每当这时,黄田社区居民、移居港澳台和海外的原村民齐聚一堂,看表演、品盆菜、享团圆、诉亲友情,共度元宵佳节。当晚,随着热气腾腾的盆菜一一上桌,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舞蹈队翩翩登场,开启了一场视听与味蕾俱佳的盛宴。此外,现场还带来了魔术、变脸、粤剧等8个精心编排的节目。
同样热闹的还有钟屋社区,随着一头头威风凛凛的醒狮在锣鼓声中跃上舞台,盛宴正式拉开帷幕。近两百张桌子上,鲍鱼、生蚝、九节虾、鳝鱼等十余种食材在大盆中层层码放,再淋上香气扑鼻的特制酱汁,更呈现出诱人的色泽。
深圳晚报记者 黄励铮 通讯员 肖双 苏冬雪 陈桂枝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