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港东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首批设备接收仪式举行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01-23 10:5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下称盐田港东作业区)于举行了首批设备接收仪式。

1月21日,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下称“盐田港东作业区”)举行了首批设备接收仪式,标志着深圳盐田港在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的征程上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首批交付的5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振华重工”)制造,岸桥的起升高度达55米,外伸距达75米,是目前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岸桥之一。其超前的设计,能够处理未来比现有世界最大船舶还大33%的32000标箱级船舶。8台全自动化轨道吊,由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下称“三一海洋重工”)交付,操作速度比传统场桥快30%,具备精准定位、全方位安全防撞等系统,为港口的作业效率和精准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批设备的交付,不仅标志着我国港口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自动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全球港口物流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将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为我国乃至全球港口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仪式现场,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口岸办、盐田区政府、盐田海事局、盐田边检站等相关政府单位、上海振华重工、三一海洋重工、船公司等客户代表、深圳港集团以及盐田国际管理团队等企业代表出席并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盐田港东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岑启成出席仪式时表示:“盐田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之一,始终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使命。东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的建设,是盐田港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首批设备的顺利接收,标志着深圳盐田港在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的征程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我们与上海振华重工、三一海洋重工等伙伴紧密合作,为港口注入了强劲动力。”

盐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雄汉表示:“盐田港东作业区一期工程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盐田区、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还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将建设成为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绿色智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为国家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以及盐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张健提到,“自1998年开始合作,截至目前,振华重工已为盐田港提供了300多台港机设备。此次首批5台全国最大自动化双小车岸桥顺利上岸接收,为盐田港东作业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静介绍称,三一海工首批到港的8台全自动化轨道吊采用双悬臂设计,支持内外集卡,以及未来无人驾驶集卡的混行作业,行业首创的空箱密堆自动化技术,可实现空重箱自适应混合作业,最大化利用港口场地,作业效率比传统场桥高30%,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盐田港东作业区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阵地,其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泊位长度1470米,设计年吞吐量可达300万标箱。自2023年6月施打第一根钢管桩以来,盐田港东作业区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全部1888根钢管桩沉桩作业,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后项目将采用先进的“1+2+N”数字智慧港区模式,引入AI人工智能技术,配备业界领先的自研码头操作系统nGen,实现全自动设备远程控制、港区智能化数字管理,提升操作效率。

2024年初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2023年度公路水运工程省级“平安工地”典型项目名单中,盐田港东作业区码头及护岸工程作为深圳唯一获评典型项目荣列其中。

为了东港区早日投产,并与中西港区实现高效统筹运营,现场所有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中。同时,盐田港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推进设备新增与升级。近日,盐田港区新增的两艘拖轮中的“大力士”,可为船舶提供全方位的拖轮保障服务。此外,去年盐田港还新增了12台全新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加高了4台岸吊和17台龙门吊,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码头处理能力和堆场操作效率。

目前盐田港中作业区(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和西作业区已荣获共6个国家级工程奖项,包括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