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片区是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核心支点,‘大运’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象征着龙岗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大运精神。”龙岗区政协委员蒋志阳在提案中表示,“大运+”是在“大运”的基础上,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拓展、融合、提升,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和综合性的服务中心,龙岗区要擦亮“大运”金字招牌,统筹规划“大运+”发展,大力推动深圳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为此,蒋志阳委员建议,龙岗要综合布局,构建“大运+”一张蓝图。比如,《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大运+”绘就了路线图,建设深圳东部中心,龙岗需要以“大运+”思维全方位规划“大运”及周边区域,统筹片区功能、交通、空间等布局,专班化运行、项目化推进,定期调度,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蒋志阳委员还提到,龙岗区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提升“大运+”运营效能。比如,深度嵌入AI智能管理系统,全方位优化全域产业链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成立“大运+”商圈联盟,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营协同的智能工作平台;推出“票务+商务”等消费联动模式,开通以大运片区为核心、辐射全区的文旅交通专线,将景点、游乐园和酒店、消费市场深度绑定,将“人流”变成“客流”;深度融合AR、VR等创新技术应用,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活力,打造“大运+”超级演艺中心,构建有意思的商圈生态,塑造有品质的超级IP。
同时,龙岗还要进一步拓展空间,促进“大运+”融合发展。可加强片区联动,推动龙岗中心城和大运片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城市慢行步道、空中走廊、地下商业空间等举措,实现片区高效联通。承接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全球在创新发展进程中外溢的优质资源,将龙岗打造成为资源汇聚、要素交融、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地。加强对莞惠的辐射和联动,完善相关配套和服务,大力提升区域文化体育、科技创新、商务金融、医疗卫生、旅游消费等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级。
此外,龙岗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大运+”未来产业。高标准建设国际大学园和科教创新产业园区,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高效链接。可在大运周边的台中工业区、大运公园北侧备用地、嶂背等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大运总部聚集区和科教创新产业园区,重点发展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生命科学、科技服务、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产业。着力打造集国际化创新策源地与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湾东智芯”。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