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政协委员林良、孟丹:织密织牢心理健康防护网,护航龙岗青少年快乐成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01-15 17:33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5龙岗两会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危机事件频发,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龙岗区政协委员林良、孟丹认为,近年来龙岗区在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部门协作不深、专业人员分配不均、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为织密织牢保护网,建议构建青少年心理危机联动干预机制,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包含教育、卫生健康、民政、妇联等多部门的青少年心理危机信息共享网络。”两位委员建议,龙岗区要织密信息网,强化部门联动。各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责,及时上传相关信息,如学校的心理健康评估情况、家庭情况、卫生健康部门的心理疾病诊疗数据、民政部门的困境青少年家庭救助信息等。通过信息共享,为各部门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织牢组织网,增强服务能力。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和阵地体系,做实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网点,并延伸到小区,成立服务室,为居民开展常态化的线下心理健康守护服务;加大政府资金保障力度,设立专项青少年心理服务资金,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广泛传播、积极营造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及专业服务队伍的培育建设;注重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社区均配备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驻点开展心理健康科普与守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与方法,切实提升社区一线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与效能。

建好服务网,优化服务体系也是重要举措。两位委员表示,针对经历心理危机的青少年,建议搭建一套完善的跟踪服务链条,制定针对性地跟踪服务计划。包括确定跟踪服务的周期、内容和方式,以及整合社会资源开展跟踪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积极参与跟踪服务,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同时,做好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参与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协调联动机制的制度设计,统筹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