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制造、壮大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奋力开创“创新坪山 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01-09 07: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年伊始,坪山大地一派生机盎然。

新年伊始,坪山大地一派生机盎然。目之所及,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正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竞相绽放。

“奋力开创‘创新坪山 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月8日,坪山区二届四次党代会召开。在大会报告中,2024年一路走来的奋斗足迹清晰呈现,2025年行稳致远的奋进蓝图已然明确,一项项扎实落地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自豪,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攻坚目标催人勇毅前行,新的力量、新的希望在每一个坪山人心中升腾。

过去一年,是坪山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的一年,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共进的一年。实施“6+3”产业集群建设计划,一家家龙头企业强势领航,一批批 “专精特新”企业崭露头角,改革案例屡获国家奖项,创新载体多点开花,文化建设创新突破,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宝藏坪山”声名远扬。

2025年,是坪山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一年。坪山将聚焦“新制造”,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县域样板,坚持文明、文化、文产齐发展,不断增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面提升城区“软实力”和发展“硬支撑”。

在回望中坚定前行,用勇毅为未来开篇。迈向新征程,坪山将以实干续写辉煌,用创新点亮时代光芒,让梦想和希望在这片沃土之上拔节生长,蔚然成林。

产业夯基稳增长,创新聚势添动能

跃升至全国工业百强区第29位,新增商事主体1.2万户,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27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回溯2024,坪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从夯实工业底盘到资源持续集聚,从构建创新体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蓄积,高质量发展的“筋骨”越来越强。

深耕工业、做强产业,坪山“稳增长”的底盘更加夯实。实施“6+3”产业集群建设计划,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芯国际12英寸线产能大幅提升;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启用产业空间地图,整备释放出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投入运营国内最大一站式生物医药产业综合体,招引京西智行等百余个优质项目。

搭台牵线、集聚资源,坪山“重创新”的导向更加鲜明。编制全国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9.67%;比亚迪、浩能科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18人、高层次人才152人、博士453人、高技能人才1183人。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持续延伸、交织融汇,宛如强劲双翼,串联起了坪山昂扬奋进的轨迹,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展望2025,坪山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围绕“新机遇”“新制造”“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集中攻坚、力求实效,进一步提升坪山产业辨识度和价值链地位。

加快构建以“6+3”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展无人小车应用场景,加快国家“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抢占光芯片发展风口,攻坚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强化比亚迪总部功能,推动中芯国际12英寸线达产扩产,支持荣耀高质量运营全球制造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培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科学教育提质行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构建环深技大科技创新产业带;用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高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建设;加速创新载体落子布局,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加速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

深化改革强发展,厚植民生暖人心

“在坪山买房,业主可以后顾无忧。”这是市民周先生的真实感受。“通过语音对话,就能在政府网站精准获取信息。”这是居民刘女士的愉悦体验。从居民的话语、评价中,足以感受到改革创新和民生建设带来的“温度”。这种“温度”,在党代会报告中时时闪烁。

回溯2024,坪山以深化改革为笔,以民生改善为墨,一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蓬勃发展,一边聚焦聚力惠民实事,加快描绘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画卷。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坪山“促发展”的动力更加充沛。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体系,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等经济领域改革;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区政府网站在全国县区级绩效评估中排名第六;房地产全周期治理获中国县域改革案例;加力落实“百千万工程”,引进龙马社打造长守戏剧谷,开工建设坪山-龙湖产业协作园,“村舞”赋能乡村振兴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等案例。

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坪山“惠民生”的成果更加丰硕。“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做法入选全省优秀案例;在全省县区级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中连续五年获评“优秀”;2家社康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医疗满意度创历史最好成绩;房地产市场量增价稳,第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全市首个养老助残服务综合体开业运营,在全市率先实现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

展望2025,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争取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方面的授权事项在坪山率先落地;优化高新区管理机制,构建市场化开发建设模式;深化“馆校企共建”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打造全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不断增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施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携手南方医科大学高标准建设运营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织密社区托育服务点、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等服务网络;有效增加停车位供给,破解重点区域交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加强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拓展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文化润城塑气质,品质升格气象新

首创跨地域城区推广空间“坪山站”,“街超”获评“市十大特色体育赛事”,高铁坪山站作为主枢纽列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坪山河治理入选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回溯2024,坪山坚持以文化“给养”提升城区品质能级,加快城区配套设施建设,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山林水系锦绣如画,所呈现的发展活力让越来越多人认可坪山、选择坪山。

以文化人、以文兴城,“软实力”的支撑更加突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稳居优秀一档;坪山体育代表团在市运会实现金牌数和奖牌数翻番;深圳自然博物馆、坪山体育聚落主体封顶,科技文化中心竣工验收,红花岭古村落民宿开工建设;制定城区推广视觉标准指引,因地制宜开发亲子游、工业游等精品线路,“宝藏坪山”声名远扬。

涵养品质、提升颜值,“未来城”的画卷更加出彩。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坪山中心片区发展规划;深圳东部最高产业楼“正奇未来城”主体封顶,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建成30条道路,打通断头路24条,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完工通车;头陂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林长制、河长制、市容环境等考核均居全市前列。

展望2025,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让坪山“显示度”更高、“品质感”更足、“烟火气”更旺,充分展现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全面提升区域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完善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实施“全域+片区+专业”总设计师模式;组织开展站前片区、中心公园东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高标准开发中心片区,重点推进中心区CBD建设,打造东部城市新客厅;实施“口袋公园”、风雨连廊等城市微改造,打造“一路一策”绿化示范道路。

全面提升城区“软实力”和发展“硬支撑”。不断推进立体全面城区综合营销,强化“坪山站”招商窗口、文体旅接口作用,让更多坪山元素走出鹏城、走向世界;开放运营科技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坪山体育公园,建成坪山体育聚落;高标准运营江岭长守戏剧谷,策划筹办大湾区国际戏剧节;打造“工业+”科创文化旅游圈,让“硬核工业”与“山水田园”碰撞出“诗和远方”。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踏入2025崭新的时光之境,坪山将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无垠蓝海破浪疾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持续拼搏奋进。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温静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