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这条全长37公里的河流日夜流淌,串起的是一河两岸厚重的历史和割不断的乡愁,流淌的是香港与内地休戚与共的绵绵情谊。
如今,深圳与香港都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城市。两座双子星城市的发展历史,让我们看到深港两地在文化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深港合作全方位推进,双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港文化交流与互动如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是两座城市都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傅伟中
江西临川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版传媒研究者,阅读推广人,先后供职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曾获多项国家级出版奖项。
壹
深圳河不仅一直是作为祖国内地和香港的边境河而存在,更因为这一座崛起的城市以她命名而闻名于世。
深圳和香港相伴相生
2018年5月,我来到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工作。坦白地说,此前我对深圳和香港的印象淡如云烟,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深入其中,更多的是以一个匆匆过客和旁观者身份来观察这两座城市。在香港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我从过去的一个匆匆过客,转变为一名辗转于深港两地的“湾区”人。我带着自己的情感,用心来思考和感悟这两座城市的历史和变化。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说起香港,很多人耳边都会响起罗大佑的《东方之珠》,眼前浮现维多利亚港的那片海。这首歌大家都会唱,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里吟唱的小河,其实就是深圳河。在香港同胞眼里,世界上似乎很难再找到深圳河这样特别的河流了。
深圳河发源于深圳境内,她是深港两地人民的思乡河。深圳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深圳市区,最后注入深圳湾。对于河对面的那片海来说,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不过312.5平方公里的这条河显得有点小。另一方面,她的名气又太大了。自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起,由历史上的“明溪”改称为“深圳河”以来,这条河不仅一直是作为祖国内地和香港的界河而存在,更因为这一座崛起的城市以她命名而闻名于世。
香港与深圳文化交融从未间断
当我们在深圳河两岸静观香港、思考深圳,不难发现,一个多世纪的城市发展中,发端于内地的香港的文化长河其实从来都不曾干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香港的文化人从来都没有缺席;在深港双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香港与深圳的文化交融从来都没有间断。
香港其实很早就是文化重镇和书家必争之地。商务印书馆1914年就来到了香港,1927年中华书局在香港设立分局,三联书店更是1948年在香港组建而成,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等出版大家均在此著书立说,留下翰墨书香。
早前,我从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港九大队志》书中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大家都知道,港九大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最具特色的一支,而这支队伍的骨干就是生活在元朗一带的香港原住民。1941年12月底,日寇占领香港后,中共地下组织和港九大队前身的几支武工队先后营救出知名抗日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300多名。即便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脉络从来都是紧紧相连的。
深港两地连袂举办“深圳书市”
时间再拉回40多年前,香港影视业涌现出一批最早走向世界闯入好莱坞的明星大导。我辈那个年代热爱的《少林寺》《一代宗师》《叶问》《李小龙》等电影,脍炙人口,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粤语金曲不仅创下一个时代的辉煌,更是广为传唱远播海外。那个年代,香港许多影视作品、粤语金曲最先传入深圳,然后再开始风靡中华大地。
1983年,第一届“深圳书市”开幕,开创了深圳图书向全国供应先河。可老深圳人也未必知道,“深圳书市”即是由深港两地文化机构连袂举办的。还有一家名为“博雅画廊”的老字号艺术机构,是首家深港合资、以经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和进口图书文具为主的文化企业,是由联合出版集团下属的博雅艺术有限公司和深圳美术馆(当时是深圳展览馆)于1981年6月合资成立的。
正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时,博雅经营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以文营商”,用文化传承带动经营,大力推出中国书画、举办大型“全国中国画大赛”和“深圳书市”等,敢开天下风气之先。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内地知名的艺术家相聚于此。引进众多外版图书,持续举办大型展览,给开放的深圳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香港书展一样,如今的深圳书展每年都吸引近百万人次进场,参与各种新书发布、演讲、交流活动。
贰
深圳推动全民阅读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是出版业界的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市民参与、乐享其中的事情。
深圳全民阅读 “高贵的坚持”与众不同
深圳是创新创造的都市,也是崇尚阅读的城市。20多年间,我也到过国内很多城市学习考察全民阅读,以我的见闻,深圳是为数不多能让我作为一名出版人引起内心强烈共鸣的书香城市。大约在2014年,我到深圳书城考察,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深圳书城基本上都位于核心地段,是深圳市政府助资建设的文化工程项目,可以说深圳市政府在推动全民阅读上毫不吝啬。第二个是位于深圳书城(中心城店)的一家24小时书店,玻璃上贴了一句话——“即使整个城市都沉入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国内24小时书店其实并不多,据介绍,深圳是国内第一个建设“24小时书吧”的城市。
后来,我们又去了深圳市图书馆参观考察,也让我很惊叹。深圳是内地较早提出并开始探索总分馆建设模式的城市,体现了深圳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性思考和战略性选择。所谓总分馆就是深圳市图书馆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把全市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图书资源配置,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市民。我也了解到深圳全市有近千家图书馆,其密度之高居全国前列。2016年,《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出台,深圳成为国内首个为阅读立法的城市,从战略高度明确了全民阅读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意义,将深圳读书月法定化,并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确定为深圳读书日。深圳连续25年举办读书月,累计开展公益阅读文化活动9000余项,吸引逾1.7亿人次以各种方式参与,这份“高贵的坚持”,成功的关键正在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持之以恒的支持引导。
可见,深圳推动全民阅读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是业界的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而且市民参与其中、乐享其中的事情。
香港出版与深圳
“相见恨晚”
2023年深圳读书月期间,香港出版界受邀参加,全面开启了“双城共读”新时代。而早在2018年7月,由联合出版集团在深圳开办的第一家书店“本来书店”在深业上城正式开业,致力于成为联通深港文化的平台,将联合出版集团、香港商务印书馆的作者与知名文化人带到深圳,丰富深圳市民文化生活,促进两地文化发展与交融。
▲2023年11月10日,傅伟中在第二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上作演讲。
集团开办的首个“双城记”书店选择深圳,期望在深圳这一座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能回归书店最纯粹、最本真的状态,为读者提供“更丰盈的阅读生活”。开业以来,书店策划举办了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反响的“深港共读,双城同感”深港青年阅读交流活动,以及“国际人文讲堂”“MINITALK英语角”等系列活动,获评2020年度最美书店称号和“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最具创意活动奖”等奖项。这是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慷慨赠予书店的桂冠和礼赞。
▲深圳本来书店·本来艺文馆展示“沧海桑田+双城辉映深港地方史志研究成果”。本组图片为资料图片
2021年,我们依据深业上城未来艺术设计的主调性,把原来的本来书店升级品牌为联合书店·本来艺术馆。“联合书店·本来艺术馆”沿袭本来书店和联合书店一贯的社区化态度,继续发挥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及旗下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知名出版机构的资源优势,汇聚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内外优质文化资源,举办各种聚焦艺术时尚的国际化讲座和分享活动,成为艺术大咖和艺术文青汇集的时尚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深圳读书月促进
深港两地文化交流
除了在深圳开设书店,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及其旗下机构还积极参与深圳读书月和深圳文化建设相关活动。2020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支持下,联合出版集团承办深港青年文化系列交流活动。这是深圳全民阅读活动打造的特色品牌,至2021年进一步整合湾区文化资源,扩展为“深港澳共读”,以联合书店深圳本来艺文馆为据点,辐射港澳两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书式生活·图书市集”“书香城市·书店沙龙”“读者之夜·文学共读”、深港澳三地书单、深港澳三地共读会、京深港三地《读书杂志》主编对话等活动,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粤港澳出版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为粤港澳学者和读者之间搭建起沟通共融的桥梁。这一系列活动曾多次获得深圳读书月“最具创意活动奖”“深圳市2021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优秀项目奖”等荣誉。
2022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进一步发挥深圳这座“奇迹之城”与香港作为“东方之珠”的文化优势,以阅读融通两地,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当年深圳读书月期间,我们以新的文化视角,发掘深港两城文化内涵,参与了读书月组委会策划的“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对视”系列双城交流活动,汇聚两地文化名家,探索阅读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展现城市文化的互融共通。
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再次率领香港出版界参与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连串的导赏、示范、工作坊、作家分享、书展等精彩文化活动,吸引大批香港与深圳民众参与。我们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培育阅读氛围,共建“书香湾区”, 有效地推广香港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以及推荐香港出版物与作家,推动深港“共读双城”。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读书月的系列活动让深圳和香港民众看到香港多元立体的城市文化面貌,促进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
▲2024年11月30日,傅伟中(台上中)参加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相关活动,与其他嘉宾进行对话交流。
叁
新时代深港出版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需要做的,就是同理共情用心地广交世界朋友,多维度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深港文化既有国际范 又有中国风
深圳的城市名言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展示了深圳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怀。在这一方面,香港和深圳是一样的,绝大部分市民都是外来移民,所以大家来了就是深圳人、香港人。同时,深圳和香港有割不断的情缘,如今又双双发展成为了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两地在文化历史和城市发展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在我看来,现在深港两地的城市文化既有国际范,又有中国风。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已经成长为一座年轻美丽、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色鲜明的城市。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尤其令出版人羡慕的是,深圳阅读风气浓厚,是全国第一个为阅读立法的城市,其拥有的七大书城,也成为港人选购内地图书的重要选择。而我想说,对出版人来说,其实,深圳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深港出版人更有责任
“讲好中国故事”
我常常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出版人要始终“在路上、在现场、在远方”;新时代深港出版人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更加博大的中国精神、更加厚重的中国气派、更加包容的中国风度、更加睿智的中国智慧”;新时代深港出版人最值得书写的,就是一篇篇磅礴壮丽如史诗般、讲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香港“一国两制”的好故事;新时代深港出版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需要做的,就是同理共情用心地广交世界朋友,多维度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我深信,在共同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深港两地出版文化界一定能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化人才,催生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迸发更强更好的与国际对话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碰撞出更多创新创造的文明之火,结出更多丰硕绚烂的文化之果。
口述时间
2024年12月8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邱志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