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探索美术创作新视角,文征、赖铁骢、黄雪韵三人展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2024-12-29 19: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异彩——文征、赖铁骢、黄雪韵三人展”12月29日下午,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第一、二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岭南画院、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汇集了文征、赖铁骢、黄雪韵三位东莞艺术家的80多件作品,在岁末年底为东莞市民献上一场艺术盛宴,持续擦亮“育美东莞”的品牌。

三位艺术家联袂 绽放美术“异彩”

风格独特的纸本水墨、融汇创新的工笔重彩、色彩浓烈的油画……走进展览现场,80多幅美术作品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带给观众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

文征的纸本水墨作品侧重于自然山水与人文意象的表达,以写意和抽象的表现手法,规避具体的线条和形状,通过墨迹和色彩的自然流动表达情感和意境,让人感受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对外界景观的主观感受;赖铁骢的作品将水彩、丙烯、油画等融合到中国重彩画领域,开拓创新中国画的色彩探索和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彩墨新语,其作品中水的流动和线的节奏赋予笔墨以诗性的灵魂,让人感受到他个人艺术语言的独特风格;黄雪韵的作品融通了岩彩、水彩、油画、陶艺等各种绘画方式,在材质的使用上大胆挑战传统,形成她绘画语言的特色,让人从笔墨背后看出她创新创意的情感情绪。

三位艺术家作为东莞青年艺术家的代表,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各自塑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此次展览上集中呈现了他们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东莞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和新兴艺术力量的兴起。他们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汇聚到展览上,绽放出“异彩”,为当下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领域。

本次展览策展人、文艺评论家、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表示,近几年东莞美术的实践探索既清晰地感受到根植传统的坚守,又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彰显时代画家对于历史文脉的回响和现代性阐释。新与旧、中与西、艺与文等长期困扰美术界的问题,在这次展览中获得了总体上的良好平衡和回答。三位画家注重把握艺术发展的方向性、自家面貌和建设性,他们深耕传统、艺文双修、守正创新,倡导主体精神表达的自由和力量,重视美术创作中的古意与新境。他们笔下的浓墨重彩乃心迹外化,作品风格迥异多元,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感性和时代活力。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东莞市美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岭南画院终身名誉院长黄泽森在宣布开幕时,向三位青年艺术家寄予期望,“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绽放异彩,为推动东莞的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擦亮“育美东莞”品牌  展现美术新力量

近年来,东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擦亮“育美东莞”品牌,绘画创作和艺术交流异彩纷呈,美术事业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可喜局面。“异彩——文征、赖铁骢、黄雪韵三人展”的举办,正是近年来东莞美术艺术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介绍,本次展览的三位参展艺术家都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入选者,其中文征、黄雪韵还在今年入选了第二届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展览既汇集了三位年青画家厚积薄发集大成之精品,也是东莞青年艺术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

“此次参展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我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表达。”文征说,作为岭南画院副院长、岭南美术馆副馆长,他的艺术之路与东莞这座城市的美术事业相伴成长。他希望通过作品探索人与自然与工业的关系,也表达自己多年来对东莞这座城市的情感。

赖铁骢则表示,东莞这座城市给青年艺术家非常好的平台和成长空间,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沃土,为艺术家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题材,也激发了他无尽的艺术创作灵感。

“在东莞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这也让我能够不受制于专业的规约,在对绘画构图、造型、色彩等构成元素上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古代的画像砖石、陶俑、洞窟壁画等采集灵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黄雪韵说,东莞的美术发展理念,引领着青年艺术家的不断成长,滋养和孕育了一大批扎根东莞的青年艺术家。作为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今后她将不断创作更多好的作品,去展现东莞城市的艺术新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