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援建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灾害梅县区、平远县两个安置小区建成交付,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一个月。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新年钟声渐进,位于梅州市平远县新落成的鹏城花园小区同心广场围廊上,一排大红灯笼和写着“2025回家过年”的条幅格外引人注目。5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闲置用地,如今,一个由18栋多层住宅组成的新式岭南风格的现代化小区已拔地而起。
“这个春节可以回家过年啦!”近日,深圳市援建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灾后重建的梅县区和平远县两个安置小区工程正式建成交付,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这意味着自2025年1月1日开始,两地707户受灾家庭将陆续搬离临时安置场所迁入新居。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王芹香笑着说:“灾后一家人住在安置点,都盼着早日搬新家,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很惊喜!”
“政府雪中送炭,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今年6月16日至17日,梅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暴发、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房屋倒塌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梅州灾情牵动着深圳人的心。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部署援建梅州市安置小区工程的各项工作。
援建工作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共同牵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中建科工和中建科技作为总承包单位承建。
据了解,此次由深圳援建梅州市梅县区、平远县两个安置小区,包括安置房24栋、幼儿园1栋、社区服务中心2栋,建成后将为707户受灾“全倒户”灾民提供安居住房,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松源镇的梅县区安置小区,记者看到,小区共有6栋多层住宅楼,全部是白墙、灰顶,外墙局部点缀黄色,令人耳目一新。该小区提供房源142套,包括90平方米两房、120平方米三房、140平方米四房3种户型。房间宽敞明亮,配备了燃气热水器、炉具、橱柜、灯具等设施,提供精装修,可拎包入住。“房屋的阳台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材质、双层中空玻璃,隔热隔音效果良好。而且瓷砖、墙漆、厨房电器、洁具卫浴等采用的是国内一线品牌,充分保障居民的居住体验。”中建科技项目负责人窦玉东介绍说。
“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真的很满意,政府雪中送炭,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松源镇金星村王春开从事烟草种植,这次分到的是140平方米的户型。他说,小区有幼儿园,旁边还有农贸市场、产业园区等,而且离种烟地也不远,住在这里生产、生活都很方便。
松源镇副镇长郭冠乔表示,感谢深圳市的无私援建,目前已经完成签约及选房程序。接下来将继续全力配合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完成春节前入住的目标,加速实现群众幸福安居梦。
不到半年实现从一纸蓝图变新年新家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援建工作,与梅州市多次沟通会商,反复对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等事宜。市住房和建设局会同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市建筑工务署等单位全力推进援建梅州市集中安置小区建设。
市住房和建设局援建梅州工作专班现场负责人刘小斌介绍说,为让灾区群众早日住进新居,援建团队克服连续降水、高温酷暑等诸多困难,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援建任务,历时不到半年实现工程从一纸蓝图到新年新家,将灾区群众的安居梦变为现实。
一组数字见证深圳援建工作的高效:仅用26天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利开工;仅用45天完成首栋主体结构封顶;仅用5个多月竣工交付,比原计划的春节前交付提前约一个月……
质量和安全是援建工程的生命线。市住房和建设局成立援建工程管理专班,对援建工程提级管控,严把设计和工程质量关,把援建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市建筑工务署第一时间响应援建号召,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组团队。该署援建梅州安置小区项目主任刘峰表示,项目团队坚持“质量一流、本质安全”,建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合同等严格的管控机制。
面对连续降雨、持续高温和极限工期的挑战,如何做到又好又快的建设?“我们饱和投入各项建设资源,项目现场19栋主体同步施工,并搭建主体、机电、装饰等全专业工序穿插模型,实现高效协同。”中建科工项目经理米晓朋说,项目团队还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项目履约提质增效,通过科学管理保障项目建设又好有快。
两项目获全球建筑设计金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秉持这一理念,援建项目团队用心用情,全力以赴打造安居宜居的好房子、好社区。
在平远县安置小区鹏城花园综合服务中心,记者注意到,一个大树根雕摆放在入口处醒目位置,背板上印有几幅民居图片,上面配的文字写道:根是乡愁,承载着对乡土的记忆;根是希望,扎根新居,向阳生长。
“这是我们专门从梅州受灾最重的泗水镇山体滑坡处挖出来的树根,照片是向因灾失去房子的村民征集来的旧照,目的就是要为安置小区的受灾群众留住记忆,同时也点亮希望,在新居开启美好生活。”刘峰介绍说。
为让受灾群众在安置小区拾起“家”的记忆,项目在设计上匠心独运,处处彰显客家建筑经典要素与现代建筑充分结合的元素。楼体外墙采用“白墙灰瓦”岭南建筑的传统色调,楼型采用“品字”布局,首层架空,所有户型均为南向,有着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特点。房屋设计有方正的客餐厅、宽景阳台、宽阔厨房,动静分区、自然采光,为住户提供熟悉而又温馨舒适的居住体验。
配套优越是小区又一亮点。在小区中心位置,专门设计建造了一个象征深、梅人民同心抗灾的同心广场,可满足家宴、休闲、文化交流等生活场景,形成维系邻里、亲情的聚合空间。此外,小区还配套了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健身场所、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交流、团聚空间,让传统的聚落文化在新家扎根。
记者昨日从市建筑工务署获悉,2024全球建筑设计奖近日正式公布了获奖名单,深圳市援建梅州市梅县区和平远县两个安置小区工程项目分别在“公益及救灾建筑类别”“住宅建筑类别”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据了解,全球建筑设计奖是面向建筑、室内、景观、照明等领域的世界级比赛,致力于通过多元化和包容性的视角发现最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同时以奖项作为媒介传播要素驱动设计的价值最大化,为设计品牌建立并累积国际影响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