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日夜兼程,阳江迎来新地标!12月26日,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阳江海陵大堤至溪头段(含阳江港大桥)公路工程正式通车,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阳江海陵大堤至溪头段(含阳江港大桥)公路工程起点位于阳江高新区进港大道,终点至阳西县溪头镇省道S278,全长24公里。其中,控制性工程阳江港大桥全长约4.8公里,主塔高158.7米,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60到80公里每小时,是阳江市境内最长、最大的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将结束阳江市区至阳西溪头、上洋等镇绕行80公里的历史,出行时间也将从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
作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先行段重要工程,该项目也是阳江交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纵”。它将阳江港经济区和阳西丰头港经济区连为一体,形成贯通沿海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海洋-港口-海岛-海岸”临港经济的立体开发、构建“4+4+X”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助力阳江市旅游业及沿海经济发展、构建大交通格局、主动融入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
阳江港大桥实行远期预留航道升级,桥梁结构设计优化为独塔双跨斜拉桥,大幅调整其预留通航尺寸。“设计变更后的主航道海轮通航能力将由原先设计的1000吨提升到5000吨,通航净空由29米提高至37米,通航净宽由148米提升至183米。”保利长大阳江海溪项目部总工程师刘正祥介绍。
阳江港海域地质条件复杂,海床底软基层深厚,为保质保量地赶进度,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攻克了深水桩基和承台施工、墩柱高空作业、主塔钢节段及钢箱梁高空吊装等施工困难,刷新了多项“纪录”。
12月10日晚,当璀璨的灯光首次照亮整座阳江港大桥,“00后”工程师张文博热泪盈眶。“一直在期待这个时刻!很自豪!”这座大桥,是他职业生涯首作。在保利长大“师带徒”制度下,像张文博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工程师们得以快速成长,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回想起初次踏入工地的情景,同为“00后”的工程师薛宇浩记忆犹新。与坐在教室里学习专业知识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工序都需要他们亲自去体验、去思考,在探索与优化中,一墩一石间,品质工程的内涵逐渐具象化。
他们的师父是“70后”工程师张浪标。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他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项目一线,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他把所有时间倾注在工作上,就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
在年轻一辈看来,“师父们”不仅传授技艺,更传递着一种对工作的敬畏之心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项目建设最高峰的时候建设者有300多人,多个工地节点同时开工,“当看到任务圆满完成,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烟消云散,取代而来的是满满的自豪、感动和骄傲。”薛宇浩说。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