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马六甲出生长大的!我的老家是在福建厦门,我爷爷那一辈闯南洋来到了马六甲,到我这里已经是华人第三代了!”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三叔公”食品店内,陈美农微笑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家世,他是马来西亚中国商会马六甲分会常务会长,他也是马六甲三叔公食品有限公司和一树食品厂有限公司的老板。
他长着一张华人的脸,尽管年纪已有六十出头,但双目炯炯有神!他在马六甲是无人不晓的知名人物,在食品界在马六甲鸡场街更是鼎鼎大名。其在鸡场街开的“三叔公”品牌店规模大品种丰富,食品质优价廉供不应求,成为当地和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必吃必带的“伴手礼”。
记者近日随深圳市“产业出海联盟”到访马六甲,受到了马来西亚中国商会马六甲分会的热情接待。看到是来自中国来自深圳的记者,陈美农很高兴也很激动,他说,“老家的亲人来了!”“代表团有福建人吗?”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两代人艰苦创业,在马六甲立足
要说陈美农,必须先谈他父亲陈金福,陈金福祖籍福建厦门禾山为里社。19世纪末英殖时期,陈美农的祖父陈文陶南下麻剌甲(马六甲),经常来回两地,以批发药材为生,后期带上年幼的陈金福,定居马六甲旺梨石北100号。
二战时代,生活匮乏,陈金福年少早当家。为求生计,他攀树采集椰花蜜。陈金福一日两次攀上树顶,半空中采集,向天讨吃。他费心将椰花蜜熬制成椰糖,并将优质成品命名为马六甲椰糖,如此售卖,换取物资,熬过了日本占领的三年八个月和之后英国重掌政权的时期。
马来西亚独立后,其父陈金福开始以椰树牌东成宝号,销售马六甲椰糖。一直到1967年正式注册椰树商标后,成立了东成公司,专门生产马六甲椰糖和粿加蕉。
1970年,陈金福在武牙拉也源芳园茶室前设办事与销售处,接待旅行团。随着顾客增加,他租下新路门牌85号东方大酒店楼下半间店面扩充业务。树大招风,仿冒商品开始充斥,因此他在1975年成立了陈金福东成食品厂有限公司,并把东成和椰树拼成商标,方便顾客辨识正品。
1978年他买下同区店铺门牌91号,并在1980年于三保山郑和将军路建商厦,发展土产旅游业。拓展业务之时,他也不耽搁研发新品。1983年,陈金福独创榴梿晶露,并广受民众喜爱。无论是粿加蕉、椰饼、榴莲晶露,还是椰糖白咖啡、肉骨茶包、佛手桔…… 这都是当地人记忆中的经典美味。陈金福白手创业,研发创新,坚守优良品质,勤垦数十年,坚持以吃创出了一片天。
陈美农子承父业创新进取,成为三叔公掌舵人
陈美农从小勤奋爱劳动,在其父亲陈金福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业务上手快,表现出了经商的兴趣与天赋,他意识到传统行业在新时代的危机。带着旧行业新科技的宏观理想,陈美农决心开展创业之旅,成为90年代的大胆创业家。回想昔日甘榜民风淳朴,家家户户以古早美味做人情,礼尚往来。
陈美农表示,儿时幸得美食为慰藉,因此哪怕物资匮乏,倒也不觉苦。故此,为免记忆中的美食随着时代流失,陈美农立志寻回传统原味,承传延续。
陈美农深信美食在于用心。本着“传统中创新意,现代中添古风”的愿景,陈美农希望能够赋予传统美味新的生命,并坚持不添加防腐剂、色素,让大家吃得安心又放心。作为三叔公掌舵人,陈美农以著亲民的本土文化、真诚的设计,打造品牌。一饼一茶一故事,或轻描淡写,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省,从内到外,贯彻著“用心”二字,期盼能让人乐于拥有。
三叔公在鸡场街设立总店,成为马六甲旅游的地标之一。个中产品系列不胜枚举。最让三叔公引以为荣的,就是老钱淡汶饼。看似平凡,一口便知个中奥妙。甜里带咸不腻口,豆香、葱香填满整个口腔的那瞬间,心满意足,让人怎能不慕名寻味?全蛋萨骑马是经典古早味,其关键在于师傅的态度,偷不得工,减不得料。润喉圣品一树陈年老桔,也有提神醒脑和开胃消食的功效。此外,还有一树蜂蜜酸柑汁、陈年老桔、亚莲咖哩、鸡仔饼、老婆饼、咖吔、老钱白咖啡等等。
如今,“陈金福”品牌与“三叔公”品牌统一生产线,由拥有HACCP、GMP、HALAL 马来西亚清真国际标准认证的一树菓子厂负责生产与管理种植基地。
回顾从商创业以来的经历,他谦虚地说,“一路磕磕碰碰,感谢各界政商领导、朋友们的支持与指导。‘三叔公’和‘陈金福’能够在马六甲食品土产业界不断经营至今,更要感谢消费者一路相伴与支持。”
陈美农身在马六甲心系故土。他告诉记者,“我们华侨的后代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进步高兴,特别是了解到故乡厦门如今发展得很好,就更是开心!”临走时,他拜托记者,“你们回去一定要告诉中国的父老乡亲们,在马六甲有许多华人的后裔,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刻欢迎中国亲人过来走走看看!”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