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4个月的“科学启迪先锋行动”科普课堂活动圆满落幕。本次科普课堂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活动深入南山区、福田区、大鹏新区、坪山区和宝安区多个区域,覆盖招商街道、沙河街道、莲花街道、大鹏街道、坪山街道、石井街道、松岗街道7个街道。依托全市20个党群服务中心和3个新文明时代实践中心,为青少年及家庭举办了一场跨区域、多层次的科普教育盛宴。活动累计举办39场次,吸引了2000余人积极参与,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播撒科学的种子,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多元课堂 丰富主题 激发兴趣
科普课堂活动内容涵盖无人机科普讲座、创意编程、科学实验等多个领域,创新教学形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科普课堂专家讲座共举办8场,以“源于生活的航空发明”和“未来天空使者无人机”为主题,帮助青少年了解航空科技的创新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科技制作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了8场科技制作活动,围绕“未来能源探索”“结构动力科技”和“自动化入门基础”三大主题,青少年与家长共同参与模型制作与实践操作,深入学习太阳能动力、机械传动和自动化技术的原理。
科学实验实操活动则聚焦提升实践能力,共举办10场,主题围绕“生命科学基础”“探索微观世界”“悬浮磁力实验”“认识太阳系实操”“生态科技探索”和“明轮船结构”“透明天球仪”。通过互动式实验和动手制作,让参与者体验科学的奇妙与乐趣。
此外,科技手工制作活动开展了13场,内容涉及“流体动力科技”“飞行原理设计”和“艺术科技共舞”以及“压力火箭制作”主题,青少年在创意制作中理解科学原理,激发了他们对机械与艺术交叉领域的兴趣。
推动社区科学教育普及效果
本次科普课堂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趣味的教学内容和主体实践环节,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上,青少年们亲手制作火星模型探测车,生态种植迷宫,制作明伦船等,通过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提升问题,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科学素养与用手能力,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普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更为社区科学教育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多园文化将继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阵地,不断拓展资源、创新形式,将科学教育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致力于构建更加广泛覆盖、专业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科普课堂。
未来展望:共筑青少年的科学之梦
未来,多园文化也将进一步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与创新实践的持续兴趣,培养他们面向未来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多园文化也将在此基础上深度融入科技创新,以文化引领,科技赋能的方式,进一步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路径,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实践操作、创意发挥、创新表达的空间,推动他们从兴趣启蒙走向创意创新的实践应用。同时,多园文化将积极搭建科学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促进区域间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流动,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科普教育新格局。
我们坚信,随着科学教育内容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形式的持续丰富,未来将有更多青少年在启迪中树立科学梦想,在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科技强国的未来力量!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