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爱国拥军“三步走”模式,营造社会化爱国拥军潮流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通讯员 叶章山
2024-12-20 18: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以来,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将“爱国拥军”作为双拥工作品质提升的关键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弘扬爱国主义,通过“三个坚持”和“学起来”“讲起来”“做起来”三个环节,凝聚强大合力,开展特色服务,营造辖区良好双拥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打好资源整合优势牌

龙城街道始终坚定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与社区党委、学校党委和团委联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青少年力量参与双拥工作。街道现有退役军人4813名、中小学33所,凭借退役军人众多、思政教育阵地宽广、军民互动良好的特点,依托校园思政教育主阵地,着力培育青少年爱国拥军队伍,构建“学生+学校+社区+街道”四位一体的爱国拥军新模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与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推动街道、社区和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新优势,将退役军人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基层治理新动能。

龙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邀请30名退役军人组建国旗护卫队,并以此为契机,联合各社区党委、学校党委、团委共同推进青少年爱国拥军教育事务。街道紧扣爱国主义教育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充分调动退役军人队伍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爱国拥军教育中,发挥退役军人群体的特殊作用。据统计,2024年龙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共组织退役军人开展学校服务84场次,服务超3000人次,服务内容包括国旗护卫队指导教学、校园升旗、老班长主题班会、红色线路研学、红色诗歌朗诵等。街道将爱国拥军文化融入服务活动之中,充分调动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让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将爱国拥军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就业创业“金”招牌

从调研摸清辖区退役军人群体需求起步,龙城街道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站“零距离”服务能力。通过链接各社区党委和各学校党委、团委资源,从政策文件引导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中心任务,积极探索推出“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品牌。这一品牌更好地展现了退役军人的良好军事素质作风,使升旗仪式成为龙城街道的一项常态化活动。同时,街道按照社会需求逐步扩大队伍规模,不断探索策划更多退役军人“金字招牌”创业服务,在街道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

“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推出后,紧密围绕校园思政教育主阵地,义务为“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项目提供服务,为辖区内学校注入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通过穿插武器装备模型展示和军事讲解,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国防素养,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后续该支队伍将申请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单位,以便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而街道也将持续为其做好政策引导,提供暖心服务,凝聚各方力量,破解退役军人创业难题。

坚持因地制宜,走好“三步”新模式

龙城街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将项目分为“学起来”“讲起来”“做起来”三个板块。

在“学起来”系列服务中,龙城街道结合校园国旗护卫队和红色教育基地策划延展服务,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爱国观念、提高爱国意识、培育“四有”接班人,筑牢爱党爱国根基。

在“讲起来”系列服务中,龙城街道通过开展“全民共诵红色诗,爱国基因永流传”红色诗歌朗诵大赛活动,收到居民群众200余份参赛作品。在10天的线上投票环节中,获得104114张居民投票,创造了高达211960次点击浏览量的惊人成绩。

在“做起来”系列服务中,龙城街道为进一步筑牢“校园”这一思政教育主阵地的爱国拥军思想防线,组织辖区11所学校开展盛大的国旗少年展示交流活动。

通过“弘扬爱国主义,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爱国拥军主题相结合,将“红色”“军味”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使龙城街道双拥工作迈出一大步。

龙城街道在爱国拥军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营造了社会化爱国拥军潮流。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深化资源共享机制,未来还将链接高校资源,通过策划文艺演出、组织共同实践等方式,讲好双拥故事,繁荣双拥文化,唱响爱国拥军主旋律,推进校地良性互动,汇聚强国强军力量,助力辖区双拥工作迈向新台阶。

(图片由龙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通讯员 叶章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