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季敏:澳门科技大学与深圳携手共进,近三年开展15个合作项目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2024-12-20 12:0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澳门科技大学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立的一所年轻大学,紧贴澳门发展所需,注重发展特色与优势研究领域,已成为澳门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季敏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时表示,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特区共同成长、共同发展,25年飞速发展,办学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三百强 (2020-2025年)、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38位(2024年),“澳门科技大学的优势在于办学体制灵活,善用‘一国’之本,发挥‘两制’之利”。

“作为‘中国硅谷’,在创新型城市深圳,科创企业不断涌现和持续成长,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科创领域的重要力量。澳门科技大学注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政府、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市场等主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力,加速高新技术转移,促成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澳门科技大学与深圳携手共进,联合开展了丰富的合作项目。”陈季敏介绍,在2022年至2024年,澳门科技大学与深圳市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开展了15个项目,大多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

陈季敏说,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首先是量的突破:由澳门特区成立之初的8000余名学生增加至2024/2025学年的6万多名,涵盖博士、硕士、学士等层次的课程有300多个。其次是质的突破:得经科技部批准,先后在澳门成立了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中医药、半导体、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月球与行星科学等,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发扬澳门高教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抓紧发展机遇把澳门高教做精、做优、做强,为国家和澳门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她说,希望澳门青年将个人追求与澳门发展、国家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理想融入社会整体发展与国家民族大业之中,推动青年成长、成才、成功。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