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课程教学改革论坛——教学方式变革的乐城实践”近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承办。论坛实施同步云端共享,累计吸引了线上线下近6000人观看。
龙岗区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杜少凡表示,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特别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教育工作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携手推动龙岗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课程教学改革,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廖媚新和二(2)班学生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教师廖媚新和二(2)班学生共同呈现了一场以语文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争当深圳古迹小导游》。在展示课上,学生们通过实地探索深圳古迹、制作精美作品,并结合美术、英语、数学等学科推介古建筑,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整个课堂充分展现了深圳古迹的文化底蕴。廖媚新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止在拓宽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还希望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深圳这片故土的了解和热爱。
李丽娜和六(1)班学生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美术老师李丽娜与六(1)班学子共同带来一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一部定格动画的产生》。在这节展示课上,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定格动画作品,内容涵盖剧本编写、角色设计、场景搭建、拍摄技巧以及后期剪辑等环节。学生们分享了在制作过程中的挑战、所获得的经验和团队合作的成果。李丽娜希望,这堂课不仅能展示学生的定格动画作品,还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跨学科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对两节课例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提出,两节课有温度、效果显著、参与度高,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更关注生命的成长。两位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主学科为引领,以评价量规为导航,以跨学科为依托,引导学生从学科知识学习走向了学科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朱群霞
在主旨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群霞带来题为《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问题驱动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主旨报告。朱群霞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问题驱动的大单元教学成果的主要内容、创新亮点、效果与反思”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现代课堂周刊》主编褚清源以《把课改作为方法》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提出,要“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把课改作为方法,立于育人之上教书、立于成长之上育人、立于生活之上成长、立于心灵之上生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晓莉也提出“好的教育”应该回归价值、回归生命,并希望与更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课程改革之路。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