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的相遇,也比错过要好。
在听到“草东没有派对”(以下简称“草东”)之前,抱歉我对台湾摇滚完全没有概念。当然如果你硬要和我掰扯苏打绿和“五月天”,那好我让你赢。
太平洋的风拂过该岛40年,仿佛只留下千篇一律小清新。
歌者,有!罗大佑、陈升、侯德健、陈明章,都算。但是,摇滚者,无。
不要跟我说伍佰赵传和信了,我只能和你呵呵呵。
这与台湾应有的文化地位是不相称的。作为“开放社会”,台湾的流行音乐发育成熟,资讯发达,视野开阔,人才丰沛,而且在华语乐坛具有天造地设的先发优势,按道理应当发育出最为丰富的音乐品种。不应独缺摇滚一门,而且是流行音乐中最具光华和质地的这一门。
可是,它就没有。不独台湾没有,在流行音乐同样发达的韩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论资讯、商业机制和制作后盾都不匮乏的地域,都难以发育出具有足够号召力和撼动力的摇滚音乐。也许有些乐队在地下奔突,但不足以形成气候、构成门类。
反而是在流行音乐所需要的环境与养分最缺乏的中国大陆,却从30年前崔健平地一声吼开始,绽放出了最耀眼的摇滚之花。30年从无光暗时刻,哪怕是主流POP最不堪的那些年份,也从来都不缺震骇人们神经的摇滚锋芒。
无论是唐朝、舌头、PK14、周韧,还是重塑雕像的权利、万能青年旅店、Carsick Cars……随便举出哪个都可以碾压亚洲(日本除外,另文详述)。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在20多年前,张培仁、贾敏恕要身怀大任、跨越海峡,来到大陆点燃那把“中国火”了。
我个人的判断,摇滚乐作为思想质地与原创含量最集中的先锋文化样式,其发展与一个地域的文化腹地和精神厚度有密切的关联。没有足够的民族心灵史沉淀,没有郁积于中、而后滥觞的情感发端,没有在信仰的垮塌与重建中拾起丢失的灵魂,便不能形成众吭而歌的土壤。
因此,韩国、台湾、香港,只适合在流行音乐的某个商业类型上单点打透,论文化的整体性,终究还是欠了那么一里程。
然而——正如一个崔健就可以让大陆的八十年代不再惭颜一样,一个“草东”,就足以为台湾摇滚正名了啊啊啊。
“草东”乐队。
这张发行于今年3月的黑黝黝的专辑《丑奴儿》,用它沉郁的呼啸、绵中带劲的力道和浊浪排空的音浪把我击中。而这样的声音,来自于台北城乡结合部的四个九零后青年。
初次听到他们的音乐,根本不能相信这是来自台湾,而更像是从北京愚公移山或者MAO Livehouse的舞台走出来的。
且不说主唱那令人忘却“台湾腔”的吐字咬音,单说那种俯身低吟之后的声音搏击,那种像猛地推了你一把的调调,就让人足以到达熟悉的燃点。
多少人说“草东”是台湾的“万青”。也算是一种说法。但我想到更多的却是那位被遗忘在江湖之外的周韧。
那种低到尘埃、却又纵身跃起的凶猛感,鼓声迷人,贝斯感人,编曲耀眼,对歌曲节奏的把控干脆、利落、不装逼。你可以Pogo,但不会疯。
“草东“显然深谙Grunge的精髓,把音乐当做一块滚石,一次又一次地推向全感官的巅峰。但又从来不会失控,每次都在高潮点到来前颇为技巧地撤退,为的是发起又一次冲锋。
这么说,“草东”又让我想起国内另外一支凶猛系乐队——Birds Striking(主唱是我前同事我会说?)够硬派,又够沉猛,拖泥带水的事从来不干,既要肾上腺狂飙,也要驾驭得当。做有脾性的青年,不做无头脑的蛮汉。
当然还有Mr.Graceless,“草东”在精神上,和这些“北兵马司系”的乐队形成了跨海暗合。
人人都在说《大风吹》。可是如果你听了《大风吹》就给这支乐队下判断,那也太鲁莽了。要听整张专辑,不要“随机播放”,不要“随机播放”,不要“随机播放”!
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完整地按歌曲顺序听完一张专辑了(怀念那个听完A面听B面的时代)?很多人习惯根据歌曲“热播”程度来听歌。相信我,如果Pink Floyd的《迷墙》诞生在这个择歌而听的时代,也难以避免被娱乐化的命运。
“草东”的《丑奴儿》是我这些年来听过的概念最完整的专辑。从第1首到第12首,按序听完,你会精神酣畅;不按序收听,我不保证你不会精神错乱。
这种顺序感靠的不是歌词和内容的逻辑,而是声音本身的延展和情感的流动回转。抑,扬,顿,挫,各有各法。每一首歌之间的过渡带毫不松散,上一首都是下一首的导流。而到末首的《情歌》,众声汇流,大江大海,豁然开阔,骤然收声。如此出色的整体性,让专辑像一部逻辑严密的交响曲,你无法倒错它的乐章。
草东乐队。
“草东”音乐的美妙,都体现在那些灵光闪现的切分、休止和延拍中。说到底,音乐还是时间的艺术,是用切分来体现音符的跳跃,还是用休止来让感情蓄积,或者以延拍让满足得以延迟,都体现着音乐家的才气和颖悟。
所以,《大风吹》中段“哈哈哈”的三连音,《埃玛》中精妙之极的错拍和“刹车”,每一次天分闪光都踏在我的心坎上。
一篇乐评写到现在,都没有谈及歌词,对我来说是少见的。“草东”不是“万青”的主要原因,就是“草东”的歌词都是向内的。
有戏谑,但戏谑的终点都是悲伤;有故事,但故事的结局都是隐情。这是作为Loser的台湾新一代Loser们的心声。
他们自甘于边缘,自绝于喧嚣,无法欢笑,也无法咆哮。好在,还有音乐,能成为他们的“王炸”,在这场注定要输掉的牌局中,满不在乎,故作潇洒。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