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拿下两项“业内首个”,鹏城实验室联合发布数字视网膜最新成果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2024-12-04 17:1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成果旨在解决超大规模视频在“感知-传输-计算-存储”业务链条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12月3日,鹏城实验室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联公司联合研发的“视联网数字视网膜系统”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同时,双方联合研制的“开放感知端侧大模型”也作为视联网“十大创新成果”之一亮相。

据悉,此次发布展示了双方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也标志着鹏城实验室和中国电信共建的产业联合实验室自年初挂牌以来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为大会作线上致辞。他强调,数字视网膜技术作为超大规模视频系统效能与智能升级的新一代视觉计算框架,将为未来视联网发展提供强大的视觉智能支撑,引领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视频视觉服务升级。

据介绍,鹏城实验室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联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将数字视网膜、多模态特征编码等关键技术融入视联网。作为鹏城实验室和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首批合作项目创新成果,“视联网数字视网膜系统”和“开放感知端侧大模型”旨在解决超大规模视频在“感知-传输-计算-存储”业务链条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具体而言,“视联网数字视网膜系统”包括了摄像头、边缘盒子等系列硬件设备及配套软件系统。其中,摄像头是业界首套支持下一代音视频编码标准(AVS3)和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VAC)以及数字视网膜国产标准的硬件。

这一系统打破了传统视频流汇聚模式,通过三流协同方式,有效降低了AI应用成本,助力中国电信构建基于国产自主标准的全新视联网技术生态。

此外,“开放感知端侧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同时支持开放场景目标检测和特征提取功能的端侧大模型。其成功解决了视觉大模型在终端侧部署及商用化应用的技术难题,可支持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目标检测任务,未来将结合天翼视联网应用实践,逐步向千万量级用户推广使用。

鹏城实验室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瞄准产业需求,解决企业痛点,深化与中国电信等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的合作;基于“中国算力网”持续创新和迭代完善数字视网膜技术体系,推动其在更多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鹏城实验室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