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0天、2个剧场、6个国家、17个剧目、30场演出……从11月23日起至12月11日,深圳市民和戏剧爱好者将在家门口迎来连台好戏!由中国田汉研究会主办,中国剧协小戏小品(深圳)创作基地和深圳小品话剧团承办,罗湖区戏剧家协会、深圳戏院协办的首届“罗湖青年戏剧月”将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
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罗湖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庆祝09剧场《军哥剧说》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深圳罗湖是深圳戏剧的发源地,素有小品“戏窝子”之称,一直引领着深圳戏剧的发展。罗湖的戏剧创作秉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原则,多年来佳作不断,受到本土和各地观众的喜爱,并且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获大奖。近年来,发源于罗湖的《军哥剧说》系列戏剧主题晚会又被评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获得深圳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建资格,这也是深圳唯一获此资格的项目。2005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将全国首块“中国剧协小戏小品创作基地”授予罗湖区,决定在此地常年举办全国戏剧交流研讨会,罗湖区因此成为全国名声赫赫的戏剧强区。
本次青年戏剧月在去年首届罗湖戏剧节的基础上举办。不同的是,除了遴选国内各地共十余个原创剧目参加,本次青年戏剧月活动还首次邀请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越南、马来西亚的剧目参加,将为深圳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产品,同时也为世界各国青年术艺术家打开文化交流的大门、搭建交流与共同提高的平台。参演剧目将在09剧场和深圳戏院两个剧场演出,市民可通过关注“09剧场军哥剧说”微信公众号免费抢票观戏。
据悉,除了首届“罗湖青年戏剧月”,接下来近期深圳人还将迎来更多的“庆祝09剧场《军哥剧说》五周年”系列活动,如第三届《军哥剧说》粉丝见面会、“中华颂”第二届小戏小品曲艺研讨会等等。
【读特新闻+】
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周光谈罗湖和深圳:开放包容人才荟萃,适宜青年戏剧交流
提问:请您介绍下本次青年戏剧月活动举办的背景情况。
周光:这个活动源自于往年的深圳罗湖戏剧节。去年,中国剧协的全国四个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交流演出研讨会与深圳罗湖戏剧节同期在罗湖举行,当时大家就希望能够把戏剧节做大做强。
和我们交流后,我们觉得当下正是中央要求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如果举办一个广泛性的青年戏剧交流活动,不仅符合中央的精神,同时也能够达到把深圳罗湖戏剧节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目的。这样就逐步促成了这次的活动。
提问:听说这次报名的演出团体很多?遴选的标准是什么?
周光:此次青年戏剧月,国内一共有81个戏报名参加,还是挺踊跃的。既然是青年戏剧月,首选原则肯定是围绕“青年”。无论是编剧和导演,只要有一项是青年参与的就可以。
再一个原则是国内的戏要戏曲和话剧并举。戏曲是民族艺术,必须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话剧是罗湖和深圳的强项,话剧也是此次活动的重点之一。
第三个原则就是积极健康、具有探索性,要“表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主流价值观;表达青年人对生活的新认识;艺术上成熟并且有较为成功的探索。”这是我们当初也是今后举办这项活动的要求。
今年是第一次举办,经验不够。原本国外许多团体都想来深圳参加戏剧交流,最后由于向当地政府申请经费较迟等因素今年无法成行。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外优秀演出团体到深圳来参加青年戏剧月的交流。
提问:这些剧目有什么特点,能不能重点推荐几部给深圳市民?
周光:目前选的戏都有青年人的戏剧创作探索,都值得研究探讨。
作为普通观众,可以重点看看深圳本土的《水墨中国》、湖北宜昌的《悬崖上》、黑龙江大庆话剧团的《地质师》《对不起,我爱你》、张家港市文化馆的《港城梦工厂》、北京的《明天》。另外马来西亚的《爱之路》和越南国家话剧院的《渴望》、美国的《索菲》、加拿大的《野马》也都比较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取向和观剧习惯。
对于业内专业人士来说,可以看看几个国外剧目,浅层面了解一下国外常态的青年戏剧以及部分青年人在戏剧表现形式上的尝试。另外像甘肃的《红水衣》、香港的《三姊妹与哥哥和一只蟋蟀》都有认识或者形式上的探索,对职业戏剧人会有启发。
喜欢戏曲的观众,可以看看荆州带来的汉剧《优孟与楚庄王》与包头漫瀚艺术剧院的《布衣郡守》。还有一部京剧《陌上看花人》探索性比较强,选择这样的剧目,旨在让大家对于戏曲艺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进行一些关注和思考。
提问:此次活动为什么会落户在深圳罗湖?您如何看待和评价罗湖的戏剧土壤?
周光:深圳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在文化上也体现了这个特点。罗湖又是深圳的戏剧强区,所以这样广泛的青年戏剧交流活动放在深圳罗湖非常合适。
深圳同时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城市,只有人才才能长久留下来。深圳的戏剧从若干年前单一的粤剧团演出粤剧,发展到今天小品、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全面发展,体制内和体制外各种演出团体多轨并举的局面,时间并不很久。这也得益于人才的聚集和积累。
戏剧行业也不例外。戏剧人才遇到开放包容的环境,自然会尽情施展才华、绽放光彩。罗湖戏剧就是一个缩影。这些年罗湖的戏剧风风火火,09剧场和《军哥剧说》等叫响全国,说明有一个适合戏剧发展的良好的环境,聚集了许多优秀人才。这种政府引领下的戏剧市场初步繁荣景象,在内地大部分地区恐怕要过上十年八年才能够出现。
“09剧场”的前世今生
09剧场创办于2012年,是由罗湖区文体局精心打造的主题公益剧场活动。经过近三年打磨提升,目前已形成罗湖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09剧场名字来源于罗湖文化馆的门牌号码是2009号,并且0-9是十个数字元素,是一个不断完善努力的过程,代表了艺无止境、催人奋进的美好理念。
深圳原创文化品牌《军哥剧说》
《军哥剧说》是一台发源于罗湖的戏剧主题晚会,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演出形式,其最大特色是融合时下流行元素,展现特区文化,以深圳人的视角和思考来创作,曾荣获“深圳十佳创意项目”、“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获得深圳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建资格,是深圳原创的文化品牌,被中国戏剧家协会称为“接地气、正能量”的楷模和象征。
2012年《军哥剧说》系列演出季正式开始,每周六周日晚上19:30在09剧场轮番上演。上演以来场场爆满,并且全部公益免费。
中国田汉研究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田汉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是由致力于研究田汉的学者、专家及相关单位自愿组织的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联络和团结海内外从事田汉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
近年来,中国田汉研究会不断创新发展,大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2016年起,该会陆续与江苏盐城、江苏张家港、广东深圳等地方文化机构共同创办“小剧场艺术荟萃”、“青年戏剧月”、“戏剧导表演孵化班”等活动,并且将继续在青年戏剧、校园戏剧、小剧场戏剧等领域陆续创办鼓励平台。
见习编辑 周梦璇